四年级下册语文8将心比心教案

2022-03-21 13:59: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四年级下册语文8将心比心教案》,欢迎阅读!
将心比心,下册,教案,语文,年级



学校教师备课笔记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语文

主备教师



复备教师 课型

新授

课题 8将心比心

《将心比心》是一篇略读文章。在这个以“真诚待人”为主题的单元里,本文以"将心比心"

教材题,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如果在生活中我们能分析 将心比心,那么,我们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

一些宽容和理解。

学情

懂的课文自是容易,对文章的大概意思能正确把握好,对文章所蕴含的道理也略知一二,但如

分析

何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感悟深刻道理,对他们有一定难度,需要老师点拨。 知识目标:通过自主学习能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情感目标:1、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能以爱换爱。

2、联系生活经历,有感而发。

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并运用在写作中。

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相对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这篇浅显易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策略分析 课前准备

教学重点:结合课文所写的两件事,体会将心比心的真正含义。

教学难点:联系拓展阅读资源,联系实际生活,写出自己对将心比心的理解和感悟。 体会作者如何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而使表达产生感人的效果。

教学时我采用抓重点语句朗读,体会,引导法,以生活实际熟悉的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朗读,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

教师 学生



多媒体课件。

按照教师要求预习课文并收集相关资料。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第 1课时)



一、 故事导入,揭示课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同学们在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时段,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个公益广告,名字叫《妈妈,洗脚》,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

师:看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些什么?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也讲述了两个感人的故事,请看课题——《将心比心》齐读课题 学生回答 师:你是怎样理解将心比心这个成语的呢?这两个心的意思一样吗?课文中谁将心比心,又是怎样对待别人呢?让我们带着问题来读读课文吧!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从中受到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熏陶,感悟到人生的哲理。

从课题入手,让学生先从直识,再在学文中加深。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三、研读课文,品语言。

教学活动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28

1.各自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设计 意图

读,在读中自悟自得,他们会品尝到成功的滋味



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走入文中,动手动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找到感动语句的同时,自己也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学生读文 2.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



过渡:其实阿姨帮奶奶开门和护士给妈妈扎针这些都是生学生回答 活中的小事,可就是这样的小事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 间的关爱,也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这时的“我”,心里有什么感受?请用一个词来形容学生交流 出来。 (感动、震撼、温暖……) 2、假如你亲耳听到你奶奶说这件事,亲看到你母亲做这 件事,你的心里也会感动、也会感到温暖的。那么文中哪 些地方感动了你呢?请边默读边在这些地方做上记号。 3、交流、品读。 学生交流品4、出示课件。 (一)导语:孩子们,第一件事哪些地方让你有了温暖的 感觉呢?谁来说说吧? 品读句子: 1: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 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手。 1)说说为什么温暖了我的心?(这位阿姨很善良。) (2)那些字词能使你感到阿姨的善良? (沉重、一直、才) 3)阿姨帮助的是自己的亲友吗?如果你是那位老奶奶, 你心里会怎么想? 4)朗读:请读出暖暖的感觉。 学生朗读 导语:阿姨为什么这样做? 2:阿姨轻轻地说:“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 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1)你能像阿姨一样轻轻地说嘛?学生读。

4、小结:阿姨看到了老奶奶,想到了自己的妈妈,做出

了善良的举动,令人感动,这就是将心比心。

5、引读:

是呀,学会了将心比心,人与人之间就多了一份爱心,读 最后一段;

学会了将心比心,我们的天空更蓝,读最后一段;

学会了将心比心,我们的阳光更灿烂,读最后一段。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学生在受到精

学生思考后回神熏陶,情操

陶冶的同时,本,自然拓的心中一定不会是空荡荡的。 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 四、回归文1.(板画出心,三十秒钟沉浸)课文学完了,我们

这样的事?你是怎么做的?

2.这就是我们每位同学的一颗滚烫的心,要在这颗心中装入一个份量最重的词,你会装入什么词?(帮助、关心、宽容、„„)

4.结课:孩子们,让我们彼此接纳、将心比心,享受爱与被爱的快乐与幸福吧。 5.最后送同学们一句话:

(出示:台湾作家罗兰曾经这样说过:“如果每一个人在与别人相处的时候,都能想到别人,后想到自己,多想到别人,少想到自己,那么世界上不但可以增加很多的欢乐与和气,而且可以减少很多悲剧和恨事。

总结:在生活中我们要想“幸福之花处处开放,就应该学会将心比心,这样我们才会享受爱与被爱的快乐与幸福。

也能提升语文素养,进行有效的课外拓展与延伸会丰富学生的见闻,增加学生的积累。





8、将心比心



尊敬、爱心 宽容、理解



温暖、幸福

略读课文究竟该怎么上呢?我只是粗浅地认为略读课文也应该做到“精”“略”得当。虽然略读教学讲究“简”“略”,但也需要有“精”的部分,否则略读就成了“泛读”那效率就低下了。由于受教学时间的限制,略读课文中需“精”读的点要更突出,更集中。正如《将心比心》中出现了两个小故事,该如何把握呢?是两个都具体展开还是选择其一?在反复的思考后我选择了后者,我就课文中第二个故事而展开具体化。并采用小组交流方式,进行合作学习。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00d351aa0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3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