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清平乐村居》第二课时

2022-07-17 10:11:5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清平乐村居》第二课时》,欢迎阅读!
清平乐,上册,课时,语文,年级



五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七单元 8课时 总第71课时 主备人:曾先进

题:26清平乐 村居 教学内容:26清平乐 村居(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词的内容,正确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知词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揭题。

在四年级的时候,同学们学过了一首毛主席写的词——《卜算子咏梅》。今天,我们又要学习宋代著名的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 村居。(板书)

“清平乐”是古代词中的一种,它的格式是怎样的呢?大家学了课文就会知道。 二、自读初悟,了解主要内容。

1.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全词。并想一想,这首词写的谁? 2.指名朗读。齐读。

3.提问。学生答后,板书:白发翁媪。 三、引导细读,深刻理解词意。 1.提问,讨论词所描写的主要情节。

作者知道“白发翁媪”是谁吗?从哪个词语中看出来?(谁家)

这一对“白发翁媪”在自己的茅屋前干什么?作者知道他们在交谈些什么吗?(他们用“吴音”在交谈。

2.追问,讨论理解词的主要意思。

作者听不懂他们所交谈的内容,也没有上去进行了解。但是,作者猜到了他们所交谈的内容。大家再细细地阅读全词,想一想,这对白发翁媪交谈些什么?作者是怎么知道的? (从词的12两句中,可以知道:我们虽然住的是低矮而小的茅房,但是周围的环境是很美丽的——小溪从我们的屋旁流过,岸上草木青青。

从词的下片所写的内容,可以知道:我们还有三个勤劳而又可爱的儿子呢!




这些都是作者观察了周围的情景,猜想出来的。 3.深问,体会翁媪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一对白发翁媪居住在这样自在的农村,又有勤劳可爱的儿子,心里感到怎么样?他们为什么能够在酒后亲热地聊天,你觉得有什么理由?

作者偶尔看到了白发翁媪的生活环境,他的心情又怎样? 四、反复诵读,背诵全词。 五、翻译全词。

(一天下午,天气没有中午那样炎热了。我一人走到村旁去散步。忽然,听到一阵亲昵的话语。转身一看,一对年老的夫妻正坐在他们的茅屋前,亲切地交谈着。他们说的“吴音”我一句也听不懂。我不忍打断他们的交谈,只得站在远处看着„„

我向他们的周围看了看,猜到了他们交谈的内容。他们虽然居住在低小的茅屋里,但是周围的景色是美丽的。他们的家庭是幸福的,有三个勤劳而可爱的儿子。这怎么能不使他们高兴呢?

我呆呆地望着„„) 六、比较欣赏。

出示毛主席的词《卜算子咏梅》,引导比较,找出《清平乐》的特点。“清平乐”有上下两片;上片每行的字数不等;上下片的韵脚是变化的。

出示辛弃疾的《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指导朗读,体会词中壮志难酬的悲凉,找出词眼“梦”

业:完成练习册。 教学反思:

《清平乐 村居》,作者将茅檐、小溪、青草、老翁、老媪、三儿这些人物景象巧妙地结合在一副画面里,赋予了这些乡村平常景物以新的意境,构成了淡雅、质朴的艺术境界,恰似一个美丽的桃花园,令人神往。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将这首词读正确,读流利,在此基础上,从整体上对诗词的内容初步了解;然后结合注释,采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理解每句诗句的意思,进而理解整首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背诵这首词。在学生对全词大意有所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课后练习第3题,我又引导学生深入读悟,结合自己的感悟和课文中的插图,想象词中呈现的情景,体会词中描述的孩子们童年生活的有趣。在感受到“趣”的时候,鼓励学生把这首词改编成一个小故事写下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经验积累,鼓励他们大胆地想象,揣摩人物的心理,恰当地描写人物的动作和语言,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从而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了这首词的意境之美。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00f70b56137ee06eff9187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