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玉中学805班 班主任德育工作典型案例:偷窃

2023-04-08 00:34: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红玉中学805班 班主任德育工作典型案例:偷窃》,欢迎阅读!
红玉,德育工作,偷窃,典型案例,班主任



班主任德育工作典型案例49



学校:红玉中学 学期: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

案例提交

参与本案例 工作对策研讨



*** *** *** ***

提供案例的班级 本案例报表审核



805 ***

问题描述

嘉乐(化名),男,13岁,初中八年级学生,七年级下学期出现多次偷窃学校小卖部零食的现象,有时候还将零食低价卖给其他同学。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该生性格方面以自我为中心,我约束能力差,平时的行为习惯不好,喜欢撒谎。问题产生的根源:一是家长对孩子的关注不够;二是家长教育方法粗暴;三是平时父母缺乏行为习惯教育

有一位哲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写在纸上的爱,一个早晨就可以读完;说在嘴上的爱,一转身就能忘记;而惟有我们老师的爱和父母的爱是写在大地和天空,永远和永藏在心底的。这位哲学家道出了老师对学生的爱,可以说没有不爱学生的老师。

1.家校合力,助力习惯养成

首先,提高家长的思想认识、转变观念,与学校教育构成合力,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其次,要求家长要控制好情绪,平静、沉稳面对,当父母发现孩子偷窃行为,如果盛怒之下和孩子沟通的话,通常孩子都会用语言来掩饰自己的行为,当然更加可怕的是,孩子在我们的言语的谴责下,认为自己是没有道德、最坏的孩子,从而产生罪恶感,其实不管是掩饰还是自我的罪恶感,对孩子的成长都是没有帮助的,不如用关怀、了解的态度来处理。在与孩子沟通这个行为的时候,切忌单刀直入的问法。应该帮忙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制力。

2. 细致了解源由,倾听同学的声音。 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嘉乐敢于说真话,吐真情,这样才能圆满解决问题。到同学中去,倾听同学们的声音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灵魂,我们每位班主任如果鲁莽地批评出事的学生,恨铁不成钢,势必造成对学生心理的伤害,不耐心做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引出的后果是可以想象的。

3.挖掘闪光点,增强自信心。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走路。”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心灵的召唤。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 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有些时候学生犯错误的确是一时冲动,抓住其人性中光辉的一点,挖掘学生心灵深处存在的美好,比如,做事很积极,热爱劳动,不闹事的时候还挺讨人喜欢,……所以我们能够发掘他这些向上的可塑性,对他进行再教育在班级里,多给陈嘉乐表现机会,任命他为劳动委员,让他感到被

成因分析

工作对策


信任和职责感,担负起他的责任和义务。

4.尊重和信任他,用爱心宽容学生的错误。

信任是一种人格力量,它促人奋进,使人努力。信任他,也是尊重他人格的表现,也仅有这样,才能改正他小偷小摸的习惯。冻三次非一日之寒,他的错误不可能在一次两次之间完全改变,要耐心对待他的错误。多跟他谈心、多给他改变自己的机会,把严与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严达到爱。

5.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内心。

在班级设立班主任信箱,为学生排忧解难。在布置学生写周记时,可以不定期地让学生写“我的心里话”之类的内容,从而了解学生的心理。而对于有偷窃行为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心理疏导,出其偷窃习惯形成的原因,以多方面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教育定期与其交谈,及时了解其转化过程,给予必要的指导和鼓励。

教育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师生共同努力,这个男孩的提高是有目共睹的,未发现有小偷小摸的行为,家长也反映他在家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事,能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他从一个行为习惯不好的孩子变得认真负责的劳动委员,成为班级中重要的一员。

案例反思

教育和转变嘉乐的过程中,我感到教师要广泛、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同时,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心去打动,感染学生,满足他们的正当需要,不要以简单、暴的态度对有缺点的学生,对于他们身上的优点和长处要及时给予肯定,帮助他们树立克服缺点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孩子们的人生路还很长,如果没有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长大之后将会走上一条不归路,这是我们老师和亲人都不愿意看到的。无论孩子有怎样的问题,我们都应当从关心的角度出发,让关爱驱动他克制自我的能力,慢慢地纠正坏习惯。对嘉乐的教育辅导并没有因为事情的解决而结束,在今后的生活中,还需要不断地给予鼓励与引导,让他更好地步入人生旅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00fedeca4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