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之光》读后感

2022-12-05 13:03: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硅谷之光》读后感》,欢迎阅读!
之光,硅谷,读后感

《硅谷之光》读后感

计科1502 江煜州 0902150225

在中国的创业投资圈里,“硅谷”是个绕不开的词,似乎它带有某种魔力。不少创业者向别人说起自己的项目,会说像“硅谷的某某某”。毫无疑问,那里是很多创意的源头;而若换成批评者的角度,就带有恨铁不成钢的味道:为什么我们这儿不能诞生原创性的创新?就是因为没有学到硅谷的精髓,只知道简单复制。”

硅谷的确颇有其神奇之处:几十年来,它一直引领全球的科技创业浪潮;加上与华尔街的结合,又催生出一个个财富神话,其影响力早已超出创业投资的小圈子,成为社会大众的话题之一。从最早于车库中诞生的半导体公司惠普,到个人电脑时代最重要的几家公司如英特尔、苹果、思科、甲骨文,再到学生宿舍里创办的网络巨头们如网景、雅虎、谷歌、Facebook硅谷就像一个“流动的圣节”,每隔三五年自我进化一次,并为全世界送出一批改变世界同时创造巨额财富的明星公司。

硅谷,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无数新的公司从这里诞生,又在这里消亡;无数新的点子、新的发明在这里出现,带给世界以震撼,改变了世界的发展;无数财富在这里产生,无数泡沫在这里消亡;这里是巨头的乐园,这里是创业者的天堂;硅谷的光,照亮了整个世界科技的路!

硅谷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宏大的创业史,这里从上世纪一个贫瘠的圣塔克拉拉谷,摇身一变成为世界高新技术中心的“硅谷”与那些一群又一群来此创业的怀揣梦想与激情的人是分不开的。本书更着重从“人”的角度去诠释事业的成功失败,创始人的能力、视野、财力、人脉,甚至是口才都会影响最总的结果。当然,是否全身心的投入事业中去,加班加点工作,具有极客精神往往也是胜负的关键。或许是书籍完稿的时间太久,硅谷科技的发展史写到Yahoo便戛然而止,多少有些遗憾。不过从中还是能学习到不少美国人自己对硅谷现象的理解和看法。

通过读这本书,让我深刻感受到创业的不易,但同时也激发了我内心的一团激情的火,我为什么不能和他们一样,创造出自己的事业,缔造出属于我的辉煌呢?在这里,有“晶体管之父”肖克利的专注研究,但是他却让煮熟的鸭子飞了,以至于硅谷里都没有多少人记得他,人们记住的永远是成功的人,而成功者是不会轻易让机会从自己身边溜走的。

要想创业,不仅要对时机的把握非常敏锐,对自己所从事行业的热爱也是必不可少的。沃兹与乔布斯,这一对性格迥异的好朋友,由于对电脑的热爱而走到一起,他们让苹果诞生了!乔布斯的野心,沃兹德创造力,带着苹果走向辉煌,而之后乔布斯被赶出苹果,自立门户,而后又卷土重来的事情,又让我感受到一个真正内心强大的人是不会被任何困难所打倒的,一个真正的创业者必须对自己有着充分的信心,能直面任何挫折!

之后雄踞世界的微软,虽然开始并不在硅谷,但它的影响却一直在硅谷存在着,由于电脑操作系统先驱加里·基尔代尔的一时大意和IBM所犯下的一个愚蠢的错误,成就了盖茨的微软系统统领天下,而盖茨也被认为是一个“拥有白鲨的本能,都是比它更冷血”的人。要想成功,就要善于抓住对手的失误,给你一个机会,你还世界一个惊喜。

创造甲骨文软件公司的拉里·埃里森,是硅谷的又一个传奇,他独特的思维,出色的个人魅力,以及他的远见卓识,让他带领着世界上第二大软件公司甲骨文一次次从逆境中奋起,走向新的辉煌。

风险投资被作者称为统治硅谷经济的无形之手,而在硅谷风险投资领域最强的投资机构


便是KPCB了。这个能够将涓涓细流变成浩浩江河的机构,让我们明白有时候别人都在做同一件事的时候,投其所好便会出现新的商机。KPCB的成功绝对不是偶然,风险投资,让很多怀揣梦想与能力,却由于资金原因无法绽放的人走向成功,而这些人的成功,又给KPCB带来巨大的收益,这是一种良性的循环,这也是创业中的一种新的思路与方向。

之后辉煌一时的网景出现了,网景由吉姆•克拉克和马克•安德森一手打造,或许有些人认为信息高速公路已经来临了,它的名字就叫互联网网景正是让互联网快速发展起来的最大功臣,当这样一个新的事物发展起来的时候,巨大的机遇与财富便接踵而来,网景抓住了这个机会,成就了一段传奇。虽然网景最后在与微软的战争中失败,但这并不妨碍它曾经是英雄的事实。

微软,被称为“一家邪恶的公司”,凭借着自己在操作系统方面的垄断地位,雄踞世界第一多年,这样一个微软的背后,必然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东西,微软的人才,策略,技术无一不是世界顶尖的,微软的成功是无法否认的。

本书以雅虎结束,由于只记录到1999年的历史,雅虎的发展历史并没有讲完,但是抓住门户网站发展大潮的雅虎,被称作一个使人疯狂的网站,它把网站分类目录和搜索引擎结合在一起,开启了一种漂亮的商业模式——连接互联网雅虎的股票也成了股票中的“巴斯光年”。

如果仅以成王败寇的结果论,书中涉及的一些人和公司已经被他们所创造的历史所遗忘:据说几年前,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曾问网景创始人马克•安德森,“网景究竟是做什么的公司?”而像特曼、肖克利、基尔代尔这些名字,更是从未被外人所熟知。但看过这本书你就会了解,与其说硅谷是优胜劣汰的杀戮战场,不如说它是薪火相传的理想国。一代硅谷人都试图找到他们那个时代的“圣杯”从晶体管到个人电脑,从路由器到浏览器,从搜索引擎到社交网络,下一代人又会在上一代人的肩膀上再进一步。而且,因为地理意义上的硅谷并不大,当地人享受着一种小国寡民似的群落血缘:乔布斯少年时期曾受到惠普创始人、英特尔创始人的教益,而当他功成名就,他又会跑去网景的办公室直言对方有哪些弊病。

因此,这本书所能呈现的不仅是硅谷的历史,更是硅谷的精神。正如书中主角之一约翰•杜尔的那句名言所说:“硅谷是一种思维状态”,它混合了大胆梦想、竭力创造、不畏失败、燃烧青春等诸多元素。一旦你在精神层面触及了硅谷的本质,无论你在硅谷,还是在北京、特拉维夫或班加罗尔,你都会从中获得给养。

看看历史,想想现在,不论我们是18岁还是80岁,不论我们是在创业或是做别的事情,不妨停下来问问自己的内心,有没有为了自己的梦想拼搏一把,即便是失败了,又如何?未来会告诉我们,为梦想而拼搏过,不会后悔。追寻梦想的生命,充满意义,从来不会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04f4c16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1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