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二册赤壁赋 说课稿

2022-10-19 10:01: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语文第二册赤壁赋 说课稿》,欢迎阅读!
赤壁,语文,高中



高中语文第二册赤壁赋 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上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赤壁赋》。它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也就是古代散文单元的最后一课。

从教材编写的结构和目的来看,古代散文单元着重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和欣文学作品的能力。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赤壁赋》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作为一篇教读课文,它在文言五线方面对本单元的其他篇目有着牵引性的总结作用。无论是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还是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它都有着典型性。这一特点可以帮助学生继续学习和巩固文言知识点。

其次,作为一篇赋,《赤壁赋》既保留了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又借鉴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从而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方面的束缚,使文章兼具了诗歌的深致情韵和散文的透辟理意。这一特点可以使学生获得美的熏陶。既可以感受其文辞的优美,又能从作文的角度得到启发——哦,原来同一文体还可以借用其他文体的创作手法啊。

再次,《赤壁赋》是苏轼被贬谪到黄州后写的。被人毁谤而导致仕途不顺自然会令人情绪低落,但作者低沉却不消沉,反而表现出一种乐观超然的人生态度。这一特点可以从人文品质和情感品质上陶冶学生,使之学会在逆境中保持积极平和的心态。

以上三点也是我从能力、美育、德育三方面拟定的教学目标。

考试链接:(见课件)

我将本课设计为三课时,今天说的是第三课时。前面两课时我和学生一起了解了文章的时代背景和作家其人,并且完成了文言知识点的梳理。所以第三课时我将教学重点设定为:(见课件)之所以设定重点1是因为景、情、理的交融是本文一个最大的写作特点。而重点2则是为了对新课程标准中注重探究性学习的特点进行实践。



因为没有类似的人生体验,所以在理解作者在遭受挫折后表现出的超脱的人生态度和乐观情怀时,学生可能有难度,因此我将它设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解决的方法是对文本进行赏析时紧密结合写作背景和作家其人,创设情境,帮助理解。



教学方法: 启发式 讨论法 比较法

用心 爱心 专心 116号编辑




我将按照以下流程进行教学: ⊙知识回顾

因为上节课对文言知识点进行了梳理,所以本节课一开始我设计了几道题目(见课件)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题目分别考查了通假字、词类活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句子翻译,特殊句式在翻译中将有所体现。

⊙文本研习

课文一共五小节,我首先明确作者的行文思路。在体会景、情、理水乳交融的写作特点时,如果开头就进行归纳,学生肯定会感到茫然。所以我设计了四道提示题目(见课件),循序渐进地启发学生进行思考,由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后得出答案。而作者写的什么景、抒的什么情、说的什么理,都由学生根据题目的提示自行归纳。最后根据文章的情感思路,对文章进行结构的划分。从记游写景到触景生情再到感悟哲理,景、情、理水乳交融的写作特点很自然就可以总结出来。(见课件)这一环节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设计、注重师生互动的特点。

⊙对比阅读

高二上学期学过苏轼同样写于黄州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和《赤壁赋》同样取材于赤壁之战,但体现出的人生态度有所不同。因此我设计了一道比较阅读题。(见课件)这一环节可以体现新课程标准中注重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拓展延伸

欣赏文学作品不能就文本将文本,所以我在这节课的最后设计了“拓展延伸”的环节。之所以选取《定风波》是因为它曾经在高考的诗歌赏析中出现过。毕竟培养学生的考试能力还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个拓展篇目是《读本》中的《后赤壁赋》,这篇文章写于《赤壁赋》以后不久,由前文的说理谈玄转到写景抒怀,反映了作者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因为《读本》是教材的补充和延伸,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绝对不能忽略它的作用。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对《赤壁赋》的内容进行赏析,体会了文章景、情、理完美结合的写作特点。在今后的写作中我们可以借鉴苏轼的这种手法,而他作品中的精彩语句也可以为我们所用。

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们肯定会遇到很多挫折和不顺,希望大家能学习苏轼,努力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教学猜想和感悟:(见课件)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有错误或不完善之处,还请各位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用心 爱心 专心 116号编辑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060b61fb4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c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