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里的元宵节

2022-07-18 18:04: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词里的元宵节》,欢迎阅读!
元宵节,诗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诗词里的元宵节

作者:翟杰

来源:《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2019年第06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元宵节。这个始于汉代,盛行于唐宋的节日,一直沿袭至今。历代有不少诗人为之妙笔传情。在大地回春之时,于诗词中感受元宵节的魅力,别有一番情致。

展灯、观灯是元宵节最主要的活动。汉朝张灯一夜,唐朝增至三夜,从十四到十六,满城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元宵诗中自然不乏对这一活动的吟咏。苏味道在《正月十五夜》一诗中写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诗中描写了长安城元宵之夜明灯错落、人潮涌动,深更时分人们仍不愿离去的情景。而郭利贞在《上元》诗中则这样描绘观灯的情景:九陌连灯影,千门度月华。倾城出宝骑,匝路转香车。你看,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家家门外月华如昼,男女老少街上观灯,车水马龙好不热闹。描写灯节盛况的诗词还有很多,如宋代朱淑真《元夜》所写的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声闹春风,还有已见炬如千树列,更看灯似百花开”“千家春不夜,万里月连宵”“明月千门雪,银灯万树花”“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等,写的都是元宵之夜展灯、观灯的欢乐情景和美好祝愿。

除了看花燈,吃元宵是元宵节里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不少文人墨客连元宵的味道以及煮吃制作的过程都有精描细绘。清代符曾的《上元竹枝词》不但道出当时的元宵是何种馅、什么米,甚至连谁家的粉好等都写得清清楚楚: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姜白石的《诗曰》词与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不同的是他所描绘的是南方元宵节的场景: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实在是真切生动,活灵活现,妙不可言。

值得一提的是,元宵节还是一个十分浪漫的节日。古代,由于封建礼教森严,平日里男女不许谋面。因此,情思萌动的少男少女们好不容易盼来个可以自由活动的机会。少女们急切切更衣梳妆,借着观灯会情郎,成为当时独特而又普遍的现象。文人墨客对此情此景同样多有绘声绘色的描写,如宋代欧阳修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诗人虽然在上阕点明了去年元夜时,痴情的男子在人约黄昏后感到的甜蜜;但在下阕便写出了今年元夜时,因不见去年人的哀伤,以至于泪满春衫袖,读来不免让人心生怅惘。而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更是把此情此景描述得淋漓尽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同样是元宵佳节,不同的心境却折射出不同的情感。红红火火的元宵节,是中华大地土生土长的一个文化因子,它和一副副喜气洋洋的春联,一声声响彻年头年尾的爆竹,一篇篇文辞优美的诗词歌赋,构成了饶有雅趣的特色中国年。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0a11ab8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0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