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三峡重庆游

2022-08-02 10:34:0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武汉三峡重庆游》,欢迎阅读!
三峡,武汉,重庆



【导读】重庆印象是山城高楼林立,因为不是最热的时候,倒也不惬意,重庆火锅因为不到一半人愿意也没有去品尝,毕竟不吃辣,但知道了重庆人豪爽,很多人喜欢棒棒。

八月初,陪孩子旅游,高考结果刚出来,对于全家是一个难得的放松机会,因为孩子爸爸去过三峡,就没有一路。

虽说有点儿小遗憾,但母女也不失为很好的伴,放下一切欣然前往。

清晨天阴,刚出门就看到一空车,原来出租司机就住旁边楼上,到集合地大约一站的路程,在车上半道儿就看见一辆大巴,看牌号是目的地的,果不其然,正是。

到站下出租车,抬头看到一熟悉的身影,互相点点头,问孩子爸爸呢,一番解释,然后环顾周围,原来我们第二个到,娘儿俩冲大巴司机笑着招招手,司机也笑着回应。

看着天将下雨,赶紧上车,在雨逐渐下来后,车上人逐渐聚齐,很多熟面孔。女导游介绍:欢迎大家这次三峡之旅,我姓曹,曹操或曹雪芹的曹,大家先把身份证交出来,办一些登记&&这次我们的路线安排是这样的&& 先陆路去南京,突然感觉不适,早晨吃过的牛奶一古脑儿吐了出来,幸好女儿颇为懂事,帮换塑料袋,后悔没有准备晕车药,一直到止不住吐出胆汁,总算到达南京,停车吃饭,全身发冷,找卫生间排毒,之后简单吃些比较咸的菜,用菜汤泡饭总算硬填下去,同行者有带晕车药者,讨来服后慢慢缓,稍稍定些就抓紧上车,只听前排传来:晕车与心情也有关系,心情好了就好了。两个女教师对旁边的小孩说:幸好小孩反过来照料妈妈,作小孩的都保护好妈妈啊!该回报了。母亲有些尴尬,也只能静等晕车余波结束。 大巴开到动车站,大家下车到站内休息等待上车。 孩子爸爸发来信息:到了哪里,没有晕车的吧? 回复:路上晕车,已好,现在动车站等车。 暗想:他怎么知道?一定是领队。

又来信息:没事的,到动车上就没事了,你辛苦了。 回复:一路顺风。

孩子和同车的另一姐妹去参观玩儿,大人们聚在一起打牌,一些人轮换着上厕所。旁边自动取水处有热水供应。

不一会儿,女儿打转,那边凭车票可获赠一瓶水,要去车票,果然,拿回来一小瓶西藏天然纯净水,票上被画了一道记号。看闲着没事,又有几个拿票赠水。

不久,车进站,排队上车,毕竟动车,舒适度像陆上的飞机,记得谁提到过。果然,也许是晕车药起了作用,也许逐渐适应,再加上平稳的车厢内着不同方言的旅客吸引了我们,车窗外看着跨省变换的风景──翘脚房子、牛鹭稻田、白荷花,还有不断变换颜色的土地,孩子念起了熟悉的课文,感叹牛鹭景致的难得一见,研究着土地的颜色。

几个小时后,随着窗外风景水面的开阔,桥梁的变换,终于到达了武汉。

换乘当地大巴,一剪短发的精巧姑娘导游领我们上车,开始介绍:欢迎大家来到武汉,我姓郑,郑和下西洋的郑,也是郑板桥的郑,大家知道我们武汉和郑板桥齐名的一位忠臣吗?


看无人回答,接着说:张居正,当年&& 有人问:刚才那是武汉大桥吗?

导游回答:武汉桥很多,那是&&桥,大家知道长江的支流很多,现在我们正在经过的就是武汉第一长江大桥,大家这是第一次来武汉吗?

回答肯定之后,导游继续说:若是几年前来过武汉,会发现武汉的很多不同,变化得会有不认识的感觉,因为武汉现在可以说是一年一变样,发展相当快的。

武汉长江大桥的来历是这样的&&今天先吃饭,然后到宾馆休息,明天参观黄鹤楼。 早晨,拉开窗帘,武汉的城市尽收眼底,收拾行装、吃早饭,然后上大巴出发。昔日已乘黄鹤去&&的千古名句熟悉而又陌生,入口处刘开渠的归鹤两个颜体大字让人浮想联翩,另一边是毛泽东词亭,来不及上去,在有些曲折的白色理石栏杆下给小孩留个影。鹅字碑吸引了不少游客,取景时却要换电池,继续前行碑林回廊,历代碑刻依次罗列,

看到更古老的鹅字碑,留下纪念,想来王羲之永远不会想到感到寂寞吧。抢拍几个书法碑文后就被女儿唤上前去。末了一梅花石装饰着出口,也顾不得有人,拍了就走,却也别有意趣。

奇石馆进门,一天然形成的絳花巨石用双龙浮雕咖啡色漆木托承着,石面摸上去平和温润,外轮廓似火炬上的火苗,和底座合起来看还真有些像火炬。

孩子很快找到一些乐趣,崔颢塑像作揖的动作引得她也握拳造型,严肃的古人和爽笑的今人,今古相应成趣。等后面的人,远处有一亭──搁笔亭,近看一阴刻填石绿狂草崔浩诗在云雾松黄鹤楼砖雕墙映衬下,龙蛇飞动,墙角翠竹弯垂。

往前上台阶,逐渐看到黄鹤楼檐角,楚天极目匾赫然楼上,却还有一段山路,一口巨钟俨然架在红色三阶交叉方梁下,四角汉白玉石柱,台阶依山而建,远看方能看出似在小山头的一个平台上,那是后来到黄鹤楼上才得以发现。

先看到帘卷乾坤匾,导游却说这是在后面,果然,这里门不开,转过去,势连衡岳匾下一门大开,瓷砖黄鹤楼黄鹤飞去丙烯彩色壁画高高入二楼,照相机仰起才能拍全,两边柱子上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怜草书烙金对联,三楼一龙头紫檀雕花板笔架足有门大,两支电影《哈利波特》里飞天扫帚般大的毛笔悬挂其中,之后一长方台子上俨然垫着毛毯,文房四宝俱全,可以想见文人墨客们在这里留下过多少墨迹,若非时间关系,真想挥毫泼墨一练。

四楼正殿墙上布满了青绿壁画,看拍照人颇多,也请人拍母女合影。

再上两边厢房摆着梳妆镜,呈圆形,又是紫檀木双凤雕花镂空版装饰,下有祥云福寿寓意图样雕花梳妆台,大厅地上铺红白相间的福寿图样地毯,梳妆台两边门边分别装饰有隶书石绿刻染书法作品,来不及细看,被小孩唤上顶楼拍远景,远钟城市全貌历历在目,换角度,长江大桥蜿蜒直通眼前,从旁边枝开去,金黄琉璃瓦屋顶的牌坊、组亭整齐罗列,山水似乎都把灵气涌向楼来,鹤来鹤去都无关紧要,惟有气韵生动足矣。

下得楼来,才注意到正面,上匾黄鹤楼,下匾气吞云梦,果然不凡。下有小亭,却也能瞰川、揽虹。

下转,又经碑林,因夫已买《黄鹤楼书法专辑》,便挑了几个拍下细品。

由山上下来到广场,刚一老者用水书写完,有人提议让书法老师点评,看时,已半干,却觉有魏碑气势,行书笔意,后又见一书者,&&敢有歌吟动地哀,可惜不如前一人有气势,转而问小孩:吟字有无一点?拍下再细看,沉默。

匆匆告别了武汉前往三峡渡船处,途中导游让大家买一些水果食品和水,说是几天都会在油轮上,便买了些拎得动的食品,几个苹果,火龙果只要两块五,买了一个。到了车上,每人发了一桶纯净水。

在湖北宜昌五一广场停留,刚开始不知是广场,只在一红房子等候用餐,时间还早,便


与两个姑娘一起寻找食品店,没找到,都是些服装店,鉴于时间关系,便散步,下车时看到的挂满不知什么果的树问人后得知是柚子树,不过挂果全青绿的,未熟不能吃。

继续走,这才发现是一个广场,远处有正在施工的楼,广场中央有未开的喷泉喷头,一拱形四脚的城市雕塑忍不住让人喊住俩姑娘留影,想到了家乡的广场。 既然是广场,应该有小吃之类的吧,却发现前面是剧院模样的建筑,建筑前倒是不少人,很多大人带着小孩子在游乐场玩耍,却没有卖食品的,估计这是一个发展中的广场吧。 到了吃饭时间,菜还算合口味,只是一路米饭都是糙米,有人说大概改良后的水稻产量高,吃起来就这样了吧。不管怎样,填饱肚子。

吃得快,在饭店旁等候,一群鸽子飞来,边摇着小脑袋边走过来,一两岁左右小孩手里捧着鸽食一点一点撒着,撒一下便停下来看,鸽子飞奔而来,抢地上的食物吃,我蹲下来,竟也有鸽子过来,大概以为也给它喂食了。旁边有人问:这些鸽子怎么不怕人啊?从美国引进的,用专用食品养大的,就是这种不会飞走的鸽子。望着这些头一动一动走来走去的鸽子,和一闪一闪的黑眼睛,还真有些如梦如幻。

全体人到齐,准备出发,突然发现鸽子都不知去了哪里,环顾四周,却发现红屋顶上停满了一个个白点儿,正是那些鸽子,用手机捏了一张,挥手告别。

水路游三峡,这里车不能走,徒步下坡,所有行李带走,想想长征&&给小孩打气,一下一转就到了码头。

因为去大连乘过游轮,所以也没什么新奇,可是,当看到平湖号游轮时,还是被其现代设计外观和豪华吸引了。

进入船舱,随着欢迎的声音,看到墙上的少女油画,那么似曾相识,不禁想起了二十几年前同学女友,因为那时她回家带回的挂历中,姐妹俩最喜欢的就是这幅。第一幅油画人像就是参照了此种,是同学互画,可惜现在已遗失,但在心里永远难忘。

宾至如归,很快,沿着一排挂有不同妇人油画的走廊来到了房间,扭头看到门外墙上油画有抱鸽子蛋的女孩。

进房间,墙上一幅油画,青春和美神,室内温度很低,调整空调,电视开着,旅游频道不断介绍着景点。

卸下箱包,从床头桌子下传来音乐通知,要等另外一对到后方能开船,小睡一觉,醒后无事看平湖号的说明,同一期的还有总统号、黄龙号,电视里能收到五六个频道。

母女一起参观游轮。在楼梯遇见两个熟悉面孔,摆一个欢迎姿势,上面不错,去玩儿。 游艇可观看的有三层,上到二楼,小礼品店里有人,一些毛绒玩具陈设给人以温馨的感觉,小孩进去逗弄一下,然后寻找书,却没有发现,问服务生,说是以前有图书馆的,都是外文,孩子:正好练练英语。但寻找未果,想来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也就不去理会。 出商店门看到一着西服中年人,告知情况,无语。

母女往右走,远看摆着一排小包厢式的桌椅,沿窗口一直延伸一去处,又是一休闲娱乐好去处,一台球桌,密封的窗子斜拉着窗帘,窗帘下摆着一些沙发靠椅,拉开窗帘,看到船头,这才意识到是在船上,小孩看到女服务生,高兴地告知自己与此游轮生日几乎一致。 二楼上去,到三楼,在豪华灯光下俨然一条龙的轻巧工艺品摆在台子正中,旁边环绕着盖着的餐具,托盘、标签依次排开,拍下了龙,细看龙仿佛是蜡质的。

还未到吃饭时间,餐厅门关着,门旁楼梯口挂着土家熏肉,墙角还摆着一鱼缸,一条粉红大鱼在水里安静地打着盹儿。

船一侧还有楼梯,只可单人通过,转上去,酒吧的样子,还无客人,男服务生忙着整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0abc9dfcc7931b764ce15a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