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婚礼葬礼仪式

2023-01-01 09:39: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传统的婚礼葬礼仪式》,欢迎阅读!
葬礼,仪式,婚礼,传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传统的婚礼葬礼仪式

作者:宋洁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13

【摘 要】仪式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最古老、最普遍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文章主要是以甘肃定西传统的婚礼葬礼仪式为例,通过对传统仪式习俗的阐述,探讨仪式的真实内在意思。 【关键词】婚礼;葬礼;仪式 一、传统的婚礼葬礼仪式 (一)传统的婚礼

1)结婚的含义。(2)婚姻的流程。一般上的婚姻流程分为择偶、订婚、登记、婚礼。重点讲述了订婚和迎娶新娘中的几个风俗专有名词。比如添箱。订婚主要是有定亲和礼品两部分。(3)婚礼的仪式。整个的婚礼仪式在课堂讲述时有详细的介绍,基本上是和现在大部分城市的习俗一样。(4)结婚的其他形式。主要的两种形式是结后婚,招女婿。 (二)传统的葬礼

1)葬礼的程序。我们家乡大体上的葬礼程序分为四个部分:听床入殓、吊唁成服、出殡发丧、下葬贵殡。(2)下葬的形式。两种:土葬和火葬。由于时代的发展、观念的改变、国家政策的引导,现在大部分都已经是火葬,只有城市地区有些高龄的老人,以及农村落后地区观念比较保守的地方还存在土葬现象。这里重点说到的关于葬后祭祀的几个特别时期,旋门纸:家人一般是在大门外面烧纸。送亡灵。烧三天。期纸:一期七期。烧49天。给地下的亡灵暖坟。百日纸:祭奠,结束。纪念:一年、三年、九年、十年。(3)丧服的问题。这里主要说到在一个家庭中不同身份的人,在亲人过世之后,所穿戴的丧服有所不同。(4)葬礼上的哭。哭是丧礼的主题,孝男孝女陪灵时要哭,吊孝的亲属祭拜时会哭,送山的时候一队人都在哭,但人们痛苦的原因是不一样的。丧礼上不同身份的人哭泣时的模样和心态,也表达了人们对这几种社会身份的观点。 二、仪式真实的内在意义 (一)婚礼仪式过程以及身份变化

下面我想就婚礼仪式过程以及身份变化谈几点自己的想法。首先谈谈婚礼的仪式过程,在整个的仪式过程中,我比较感兴趣的点是定亲的礼金部分,一般上是分为彩礼和礼金两个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礼金的数量也不在不断的增加,在8090年代的时候,彩礼相对比较简单,糖茶烟酒双数四样礼,礼金根据女方家庭而定,数字吉利比如66668888,就可以了。嫁妆洗衣机,缝纫机,自行车就可以。现在,礼金的数量也由原来的千位数变成了现在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万位数,礼品也比过去的礼品更加的注重养生保健。但是,这些礼金虽然是由男方给了女方,但是最后女方的父母还是会返还给夫妻两,以备补贴家用。嫁妆也在不断的增加,现在经济条件比价好的女方家庭,在出嫁姑娘的时候会陪嫁一辆汽车。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农村和城市的家庭在嫁女儿的礼金方面差别比较大,这由于是区域条件的差别所致,一般意义上,农村家庭一般不仅仅是只有一个孩子,往往至少会有一个儿子,他们养育一个姑娘不容易,在嫁姑娘的时候,会向南方要比较多的礼金,目的是用这些钱来给儿子娶媳妇。这一点非常的有意思。虽然现在很多家庭都从简处理,不在像过去那么复杂。但是不论礼金怎么变化,这些基本的嫁娶习俗一直延续下来,即表示了人们对于文化习俗的尊敬,同时也说明人们对待事情的态度。 下面谈谈身份的变化。一对新人的结婚意味着社会身份发生了变化。对于女方来说,不仅仅是为人妻,更重要的是社会责任的变化。在过去,就如同有句古语说的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人就与自己的父母脱离了关系,但是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女人的家庭地位也在发生着变化。但是总体上来说,女人一结婚,生活的重心就逐渐转移到了夫家,自己的家庭中,内心也会发生变化。记得以前跟一位已婚女式聊天,她提到最深的一点就是,女人结婚后家庭地位,社会责任的变化。 (二)葬礼习俗

葬礼也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仪式。对于葬礼,每个地区,每个民族的葬礼习俗都有很大的差别。现代化的城市葬礼已经越来越趋于简单环保。但是在有些落后的农村地区,任然还保留着传统的丧葬仪式。传统上的有些老人,非常不愿意火葬,他们认为那是对死人极大的不敬。按照土葬习俗来讲,整个的从准备到下葬是非常复杂的一件事情,很多家庭都会为死去的亲人请算命先生,俗称阴阳。按照生成八字算好埋葬的时间,地点。有种说法叫迁坟,就是说刚去世的人,比如说是妻子,丈夫已经去世了,原则上妻子死后直接埋葬在丈夫的墓地,但是有些会因为阴阳先生算出的不吉利而先选择一块墓地埋葬,然后到既定的合适时间在进行二次迁坟。葬礼上突出的一个主题就是。在过去的老人认为,在下葬的那天如果孝子没有哭的,在别人看来就说明孩子们不孝顺老人,老人走的不安祥,生前做了不好的事情。所以很多老人在去世前都会跟子女说,在出殡发丧的时候,尤其是姑娘一定要大声的哭泣,哭的声音越大,越好这样的说法。但是,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很多习俗也发生了变化,基本的习俗还是正常进行,但是一切都朝着简单化的方向发展,更多的家庭更愿意低调的办理整个的丧事。 三、结语

人生的过程总是伴随着系列仪式,这些仪式或使个人身份,地位得到确认,或使其由某一种生命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生命状态,这系列的仪式被称为生命礼仪。任何一种仪式,比如死亡,我认为死是生命的终结,并不是整个丧葬仪式场域下的最终体现,而是对生的开始的完整诠释,人们只是把死看成是从阳世转到阴世的一种人生旅途的转换,而丧礼行为就成为了沟通阴阳世界的渠道。仪式是用一套程序把信仰和愿望联系在一起的,而葬礼与其说是生者尽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慎终追远,死者安心,庇佑子孙的具体表现。不如说是对死的郑重处理,实质是对生的执着追求。 参考文献

[1] 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研究评述[J].民族研究,200202.

[2] 戴聪.汉族社会丧葬仪式个案探讨——以贵阳市城郊刘氏葬礼为例[J].红河学院学报,200973.

作者简介:宋洁(1990.08- ),甘肃定西人,兰州大学硕士,研究方向:文化社会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0ca2ad4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3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