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对词的贡献

2023-01-09 20:11: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温庭筠对词的贡献》,欢迎阅读!
对词,贡献,温庭筠

温庭筠对词的贡献

温庭筠对词的贡献

引导语:温庭筠,生于812年,大约作为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诗词俱佳,以词著称。温庭筠对词的贡献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看。

温庭筠对词的贡献

温庭筠,卒于870年,享年约58岁,本名岐,字飞卿,太原人(今山西太原市)。温庭筠的祖父塭彦博在唐初曽官至宰相,他出生于高门富贵之家。温庭筠精通音乐,不论什么琴类、笛类乐噐都可即兴演奏,谓之“有丝即弹,有孔即吹”,无论乐器好坏,无不成调。他才思敏捷,,每次入试,按官韵作诗,八叉手而八韵成,时人又称他为“温八叉”。与当时的李商隐齐名,人称“温李”或“李温”。留世著作有《温庭筠诗集》、和《金荃集》。

温庭筠早李商隐一年出生,他擅長较多,尤具音乐天赋,生活放荡,赌博嗜酒,沉迷酒色,又恃才傲物,所以一生应進士不及第,他作诗讽刺宰相令狐淘,讥讽他无学,所以他仕途不得志,最大官曾任国子助教和方城尉,时间也不長,因终身困顿,致使他因前途无望而生活放荡不羁。

温庭筠的诗,成就上不如李商隐,《全唐诗》收录他的诗作品59首。但是他是唐代最有成就的词人,虽然在他之前早有人作词,但专为发展這种長短句便于歌妓们呤唱的新体作品,使之代表一个时期的文体,這是温庭筠的功绩。他的词集名《金荃集》,多是艳词,表现晩唐统治阶层从皇帝到各州县官员们腐朽沒落的生活和崇尚奢糜濒临崩溃的晚唐社会景象。宫体艳词经温庭筠由词的形式表现出來,是符合晩唐境况的。

唐诗到了晚唐,已经无法阻止它的分化了,按照文学史的发展规律,文学发展到一定时期,总有几个代表人物出现,一个是旧传统的结束者,一个是新趋势的发扬者。在晚唐,李商隐、杜牧是旧传统的结束者,温庭筠是新趋势的推动者,我们称温庭筠为词的创始人不为过。


诗的发展和进化从未停止过,东汉建安时期,曹植开始发起五言古诗声律化运动,直到南朝和初唐,诗的'声律化始终在进行中。初唐诗人沈佺期、宋之问完成了這个运动,近体诗的律诗从此定型。杜甫说:“老來渐於诗律细”,说明诗人要经过長期历练,才能把握写律诗的真諦。所以古诗变成律诗,前后经历五百年左右时间。诗到中唐,诗的所有境界都被众多诗人开辟了,到晚唐时期,政治腐败,藩镇割据,宦官主政,政权被分割成碎块,士人在這样的环境中已无出路,晚唐诗风像政治萧条一样萧条起來,所以温庭筠的音乐天赋此时有了用武之地。

词起源于南朝的陈朝,陈朝末代皇帝陈叔宝就作过《玉树后庭花》词》,此词一直唱到晩唐,杜牧的《泊秦淮》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句可以作证。南唐诗风属于颓废派,于南朝士大夫醉生梦死的腐败生活相关,用词华丽而多淫穈,无非是“竞一韵之奇,争一家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月之状”的作品。此风沿袭至初唐。中国封建社会的兴衰更替证明一个朝代的衰亡都是因为皇帝昏庸无能,官场腐败引起社会风气不正,道徳沦丧,世风日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人心思变,而新兴文体也就在此时蕴育而出。

唐时歌妓唱歌,多用五七言绝句,呤唱时配乐加和声,但和声词有長短,后來为倚声而改五七言中一句或两句为長短句,与曲合拍,就自然形成了一种叫词的新诗体,唐文人士大夫又称词为“诗余”,亦是为维护正宗律诗之称呼而已。唐时为官的文人家中皆蓄养歌妓,盛唐李白晚年尚有歌妓金陵子和歌奴丹砂等人陪同,杜甫是那样穷困,晩年也有一小妾相随,其余士大夫家中通常有一、二十个歌妓,大官宦之家甚至家妓成群。他

们留连于声色歌舞之中寻找快乐。而這些歌妓都需要新歌词以博名宠,白居易诗:“文场供秀句,乐府待新词,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這就是证明。晩唐时期,从皇帝、宦官、到各州县有大量官妓,士大夫蓄奴成风,穷如柳宗元,也养一个歌妓。這些歌妓就是新歌体词的传播者,也是创造者。温庭筠長年和歌妓生活在一起,由于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0e7cfed5b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6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