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

2022-04-03 14:00: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登鹳雀楼》,欢迎阅读!
鹳雀楼



语文



二年 新授



17、登鹳雀楼 两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培养目标:学会6个生字。认识4个字。

能力培养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体验目标: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 创新素质培养目标: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教材分析 教学准备 学生分析 教学模式 教学程序



一、谈话提示课题



二、范读课

三、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四、检查自学情况

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多媒体、生字卡片

学生可借助插图和汉语拼音学习古诗。

谈话导入,板书课题——初读古诗,识字写字——精读古诗,分析理解——巩固诗意,练习背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齐读课题 自读

指名读



设计意图

同学们还记得黄河吗?它是我国第二大河。从青海省流出,经过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流入渤海。在黄河流过的山西永济县有一座著名的高楼,叫鹳雀楼。(板书部分课题:鹳雀楼)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傍晚,诗人王之涣登上这座楼,看到远处太阳正在慢慢地落下,楼下滔滔的黄河水奔流东去,兴奋不已,写下了一首诗(板完成课题)《登鹳雀楼》 齐读课题。注意读准字。 这座楼后来被黄河水冲毁,但是这首诗,却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要求:

1.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画出本课要求掌握和要求认识的字,读准每个字音。 1.认读生字。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步了解




五、了解课文大意,指导朗读



六、识字、写字指导



2.朗读课文。(指名朗读,齐读) 1.登上鹳雀楼,诗人看到了什么?(导看图:远处,太阳靠近山头,慢慢地落下去。楼下,黄河水奔腾着,流向大海。 2.读诗句: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教师示范读出夕阳夕下、河水滔滔的情境,再学生反复练读。 3.眼前的景象吸引着、鼓舞着诗人,他想怎么样?读第三、四行。 教师讲解:诗人想看到更远的景物,就对自己说,我应该再上一层楼。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联系登高活动,明白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4指名读: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5.朗读课文。以不同形式反复练读。 入:与比较。组词:入口、出入、进入。

穷:上边是穴宝盖儿,写法与宝盖不同。

目:比多一横。

更:第一笔横较短,是间为扁第六笔长撇顶在横中,直穿后撇向左下方,捺起笔在的左下方,撇捺要平衡。





自由读

指名答

指名读 齐读

自由读

指名读 齐读

指名说

背诵表演古诗

描红,临写





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指导学生正确地书写生字。




七、抄写生

八、复习生字,巩固练

层:外面是尸字头,里面是字。



楼:左窄右宽。右边米、女上下各 半。最后一笔是捺,第一笔是描红、仿写



撇点,最后一笔横稍长,托起上部,

组词训练。



完成课后练习2 1.认读生字(包括要认识的字) 2.练习背诵。 以个人、小组、全班等形式练习背 诵。 3.完成课后练习3







巩固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0ec5d70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0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