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新课标的异同

2022-12-23 17:55: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英语新课标的异同》,欢迎阅读!
异同,英语

英语新课标的“变”与“不变”--陈琳

英语新课标的“变”与“不变”

英语现在已经成为了我国当前最热门的课程之一,也是我们国家和社会极其需要加强的课程之一。近些年来,我们的英语教学在全国有了巨大的飞跃式发展,但也出现了种种程度不一的问题。考虑到当前社会现状、发展趋势和国家教育政策规划,针对英语学科的实际情况和问题,结合多年课程标准研制的经验教训,我们用三年时间完成了本次课程标准的修订。此次修订,我们的理念既有所坚持,又取得了不少突破。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一以贯之,与时俱进。

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没有变

在这次英语新课程标准修订中,有一点是一以贯之的,那就是对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理念的坚持。过去,在多个学段的外语(主要是英语)的教学大纲中,在前言部分虽然也提到在学科中要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念,但在具体描述外语学习的目的时,主要是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技能,忽略了外语课程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应起到的作用。

贯彻素质教育,以人为本这个思想,在2001年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就已明确提出。素质教育与我国以往提出的又红又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有很多共同之处。而当前,我们在又红又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理念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提出了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强调了英语教育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

英语教育来说,强调英语教育绝不只是为掌握一种语言的工具,而是要通过英语教育来培养学生的素质,提高他们的人文修养,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发展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创新思维,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这次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在这些大原则上没有根本的改变,只是按照党中央、教育部的相关精神做了进一步强化,与时俱进地加深了它的内涵。

此外,通过情感态度、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来共同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个理念也没有改变,在本次修订中,我们更加强调了这个理念并对其做了更为详细的阐释。

能用英语做事英语课程的目的

2001年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里和此次的修订稿中,我们始终坚持了语言实践第一、语言理论为实践服务的原则,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说通俗一些,就是英语做事情(Can Do)”的能力。

我们强调英语教学实践和理论的统一,以实践为主。尤其是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实践上,如用英语说唱、玩演、做游戏,而不是刚一接触英语讲授大量的语言理论,这一点是以前中小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所以,有两个词概括当时的英语教学:“哑巴英语聋子英语。我们要打破这种现象,就要坚持实践第一。当然,理论也很重要,到了一定阶段,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再去系统地学习语法,以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

我们要贯彻这样的理念:无论课内课外,让学生用英语完成我们设计好的任务。简单来说,就是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为此,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以描述学英语做事为主线,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理念是最大亮点

本次修订进一步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属性,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这些文字在课标(实验稿)里没有出现,而是我们这次课标修订重点强调和明确提出的,是一个大的突破和亮点。在此次修订的19个基础教育阶段的课标中,其中的四个语言学科——语文英语、俄语和日语的课标,都提出了语言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理念。

工具性是指掌握语言这一工具,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人文性是指通过本族语言和外国语言的学习,来开阔学生的视野,了解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新课程标准为中小学生进一步减负

合理调整课程内容,科学控制课程容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成为此次修订的一个重要任务。

首先,英语课程标准重新修订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总词汇表,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总词汇量要求增加了弹性(15001600个),提供了1500个词汇的词汇表。对小学阶段的词汇(二级)也提出了弹性的要求,总量要求为600700个,词表列出423个核心词汇,其余由教材编者和教师按话题需要选定。此次修订对词汇表的呈现方式也做了较大调整,未列出单词的词性和中文释义。

另外,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和语言技能的目标要求做了一些调整。例如:减少了一级和二级语言技能标准中学唱英文歌曲和歌谣的数量,将表演英文小话剧修改为简单的角色表演;将二级目标描述中的要求中的语调达意改为语调基本达意,同时还删除了话题项目中的植物、玩具等话题等;对个别语言技能标准的调整是从遵循语言学习规律和把握好渐进性原则出发的。如在一级语言技能标准的读写要求中,增加了能模仿范例写词句,体现语言学习的渐进性等。

有一点我们必须强调,那就是虽然修订版课标对语言知识中的词汇、语法、功能等在数量和难度上做了调整,但是对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能力的熟练程度还是有要求的。同时,也应看到,减负不单纯是一个减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贯彻正确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实现兴趣+有效,使学生爱学、想学、有收获,不将学习视为,这就是实现减负了。

新课标为各地开设英语课程提供了灵活空间

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有一段话重点强调了教育公平的问题,针对不同地区师资条件、环境条件不均衡的现象,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实施。比如,开设英语课程的起始年级问题,课标要求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程,但是目前的大城市都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开设英语课程,有些地方却又存在三年级也无法开设英语课程的情况。所以,我们在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里明确提出,不同地方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拟定其英语课程开设的起始年级。

课标需要教师

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这些挑战包括新的课程理念与教师多年来形成的教学常规与认识的差别、教师自身的学科专业素质、教学实践能力的不足等。

在此次课标修订中,我们在《附录》中增加了很多教学案例和评价案例来增强课标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但是,我们也知道,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新课标理念的要求还存在差距,所以必须对教师开展有力度的相关培训,否则我们的英语教学很可能出现新瓶装旧酒穿新鞋走老路的尴尬局面。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实验和修订,总共历时11年。这一凝聚广大专家、教师心血的成果要真正落到实处,还需要一定的行政手段来推动。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两方面来进行,一是教育行政部门下发相关指令性文件,让每个教师都能拿到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并展开深入的学习;二是给予教师相关培训指导。只有保证教师人手一册课程标准并认真学习,才能真正实施课程标准,才能让课程标准对一线教学起到实质的引领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0f0257ef5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d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