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拖沓的背后有隐情

2022-09-15 10:00: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孩子拖沓的背后有隐情》,欢迎阅读!
隐情,拖沓,背后,孩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孩子拖沓的背后有隐情

作者:章月娥

来源:《中华家教》2012年第12

案例:

在银行工作的林颖最近发现读六年级的女儿小丹做事越来越拖沓。比如早晨起床,喊了半个小时小丹还躺在床上;做作业开小差,1个小时就可以做完的作业小丹要拖到两三个小时;夏天冲个凉,要花40分钟甚至1个小时;梳头发,动作慢得像蜗牛,能磨蹭上10分钟…… 一天,工作之余,林颖和同事谈起孩子的教育问题,他们竟不约而同谈到孩子做事拖沓的事情,他们真希望孩子的动作能更快点、做事更专注、学习效率能更高一点。这时,有个客户正好是某大医院精神科的医生,听到他们的谈话,禁不住插话说:拖沓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我们在现实中观察到,小学六年级孩子的拖沓情况比四五年级的严重,初三的孩子比初一初二的严重,高三的比高一高二的严重。孩子做事拖沓到底是属于不良习惯,还是另有隐情?今后应该怎么办?

孩子为什么越来越拖沓?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做事拖沓,一般常认为孩子的行为习惯不好。然而这只是表面现象,其实,在孩子拖沓的背后,有其较深的心理动机。

上世纪20年代俄罗斯有过一个研究。当时,有个心理学的毕业生注意到一个现象:在咖啡馆里,当顾客招呼结账的时候,服务员可以很容易记住顾客点过哪些食物,然而一旦顾客结完账,过几分钟再询问他的时候,服务员要能说出顾客点过哪些食物,就得很费力地去回忆。看上去,结账行为一发生,服务员对顾客所点食物的记忆就消失了。后来,这位年轻的心理学家把这个现象放到自己的心理实验室进行研究,结果与在咖啡馆里观察到的情况类似:没有完成的工作任务会一直留在记忆里,更容易被人们回忆起来。于是,他得出一个研究成果:当人们开始做一项活动时,一种精神上的焦虑就产生了,直至活动的完成。

运用这项研究可以很好地解释孩子拖沓的主要原因。如果孩子始终处于一种未完成任务的状态中,他就会不断出现焦虑。比如,这个培训班上完了,还有下一个培训班在等着;语文业做完了,还有数学英语作业;学校作业做完了,还有培训班的作业;培训班的作业做完了,还有家长布置的作业……这就是孩子们面临的现状:学业方面的任务是如此巨大,永远都不可能完成,让孩子在精神上始终沉浸在一种焦虑中,使得他们已经没有动力去完成眼前的任务。因此,拖沓就很自然地成为应对压力的一种行为方式。这更多地是一种本能反应,但孩子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另一方面,无助感也是导致孩子拖沓的一个原因。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10a7578bd64783e09122bf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