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卢纶《塞下曲》解读

2023-04-18 06:08: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古诗卢纶《塞下曲》解读》,欢迎阅读!
古诗,解读,小学

小学古诗卢纶《塞下曲》解读

塞下曲(其三)

[]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塞”,就是边塞,指边界上的险要地方。“塞下曲”,是唐代乐府诗的题目,内容一般是描写边塞风光和边疆的战斗生活,所以这是一首边塞诗。这首诗用了二十个字,就写出了一部跌宕起伏的战争大片。 这首诗讲的是:在一个看不见月亮的夜晚,大雁在天上高飞,敌军首领趁着夜色偷偷地逃跑了。“月黑”,就是没有月光。 “单于”,是我国古代民族匈奴对首领的称号。“遁逃”,就是偷偷逃跑,要率领轻装的骑兵前去追击时,一场大雪纷飞,雪花落满了弓箭和战刀。 “将”在这里是率领、带领的意思。“逐”就是追击、追赶。“轻骑”指的是轻装上阵的骑兵。

诗的第一句,作者卢纶写到,月黑雁飞高"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边塞天地寂静无声,只有大雁从空中掠过。意外发生了。诗的第二句,作者接着写了,“单于夜遁逃”“单于”,指的是古代少数民族匈奴的最高统治者。我军将士和匈奴人之间一定发生了一场大战,双方浴血


厮杀,谁都不甘示弱,最后还是我们这边占了上风,把匈奴军队打了个落花流水。单于,一看情势不妙就准备逃跑。虽然有夜色的掩护,但是匈奴人的一举一动依然在我军将士的掌握之中。单于前脚刚走,我们这边就已经组织好精兵强将,准备追出去活捉敌军首领了。 诗的后两句,作者卢纶写到“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在将军的带领下,一队骑兵备好了战马,随时准备出击作战。夜色苍茫,火把熊熊燃烧,映在将士们的铠甲上发出幽幽寒光。这时候,天空中忽然大雪纷飞,雪花铺天盖地,落在战马上,落在将士们的铠甲上,转眼之间,弓箭和战刀都覆盖了一层白雪,原本漆黑的夜色此时也变得明亮起来。

卢纶写的《塞下曲》是一组诗,总共有六首,每一首都是边关将士的生活片段,这是其中的第三首,写的是追击敌寇。《塞下曲》还有一首写的是将军狩猎。诗的内容是这样的: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这首讲的是一位将军在夜晚外出狩猎,只见密林深处风吹草动,将军以为远处潜伏着一只老虎,于是便弯弓搭箭,一击命中。等到天亮时过去查看,才发现那支箭射中的不是虎,而是一块大石头。这位将军指的就是飞将军李广。

诗人卢纶能用二十个字写出一部战争大片儿,也能用二十个字写出飞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144545215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9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