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洋节与传统节日之争

2022-05-20 00:16: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点评洋节与传统节日之争》,欢迎阅读!
传统节日,点评

点评洋节与传统节日之争 王荣鑫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年味儿淡了”的话题,上至人大政协,下至平头百姓,已然热议多年。然而不喊抵制圣诞不知道有多少人崇洋媚外;不上精弘论坛,不知道大学生何其缺乏文化意识。自从我在精弘论坛上发了一个关于抵制圣诞节的帖子之后,各种语气的回复加深了我对民族节日的担忧。

去年《人文日新》讨论过情人节的问题,过不过西方的情人节,与中国的年味淡了,在本质上是同一个问题。从鸦片战争以来,我们也一直都面临着这个问题,那就是:肯定要向西方学习,但到底学到什么程度;肯定要向传统学习,但到底要保留多少传统?



二、过年的必要性

春节是中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一系列带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仪式的集中举行。提及过年是为了什么,人们的总结往往局限于总结、休整或是吃喝。多数人意识不到的是,从人类图腾崇拜时代到后来的宗教信仰,一直到中国人的信仰缺失,仪式对于唤醒人类感情始终是不可或缺的。对于祖先的感怀之情,对于冥冥中命运掌握者的敬畏之情,在祭祀的仪式中才能得到升华。直到现在,男女二人即使领了结婚证,如果没有举行婚礼,也算不得名正言顺的夫妻。这就是仪式的重要性。

传统的春节从腊月二十三开始,至少到正月十五才结束。这其中包括送灶接灶、洒扫房舍、吃年夜饭、上坟祭祖等等一系列仪式,每一个仪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刻的文化象征意义。我们情感的慰藉、我们对生活的希望、我们的民族感情都凝注与这些仪式中。

我们为什么说海峡两岸是同一个国家?因为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吗?因为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亲情吗?是,但不全是。更重要的是,台北故宫保留着大量的文物,海峡两岸过着同样的节日。我们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因为这些文化遗产,我们才有一种文化认同感。文化认同感,让欧洲各国缔造了超国家的欧盟,难道有着更多共同文化遗产和更强烈的文化认同感的海峡两岸,还要分裂成两个国家吗?这才是台湾不应该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原因。这也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传统节日作为文化遗产的作用,它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



三、不要让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的跑马场

年味淡了,但洋节却热了。现在大学里很多学生要把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等西方的节日过个遍,他们说不考虑文化因素,只是找一个聚一聚的借口。他们觉得,昏头利脑的去过一个洋节是一件很光荣的事。

洋节之所以如此盛行于校园,一部分原因在于当前的学生组织体制。现在大学里的学生会担负着近乎变态的任务,活动声势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学生干部的政绩。因此,学生会的相关部门会挖空心思的想出各种花样去组织活动,洋节当然不能放过。因此,本来应该起积极导向作用的学生会成了洋节的助推器。去年我就注意到,某个学院的学生会在组织过万圣节,有病吧?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当今社会的商业化趋向。过洋节是要花钱的,圣诞节要买圣诞树,情人节要买玫瑰花,每次洋节来临,都意味着大把的钞票流入商家的腰包。他们看准了这个聚宝盆,因此会不择手段的大肆宣传。

商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正确的,责任要归咎于政府、媒体和青年人本身。政府我们不说,单说现在的大学生。你会发现,热衷于过洋节的往往是那些闲得难受的,他们本来就思


想真空,又游手好闲,不学无术。商人稍加诱惑便投其罗网。如此格局,洋节怎不盛行?



四、我们应该从洋节学习什么?

我们中国有春节,每一个在中华文化氛围中长大的人都有权利去过。圣诞节则是基督教的节日,不是基督徒就没有资格也没有必要去过。七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鬼节,所以我们不用到西方人的万圣节去凑那份热闹。

我们的国家还不富裕,但是我们已经率先踏入了奢侈品消费大国的行列,我们的社会财富原始积累尚未完成,但我们的法定假日长度已经逼近了欧美发达国家。这些都是过洋节心态的一个反映。西方的情人节有送巧克力和玫瑰花的说法,这些动辄几十元甚至几百元的东西,尚不适合我们这个前进中的民族。我国古代提倡情感内敛,从不把爱情挂在嘴边招摇过市,因此我们没有传统的情人节。有人反思以后提出以七夕节作为我们自己的情人节,这是很有建设性的,最起码七夕节纯洁的只剩下感情。

我们素来推崇“百善孝为先”但我们没有母亲节和父亲节,这两个节日是值得提倡的,这里直接借鉴西方节日,有人提出将孟子的母亲的生日作为“中华母亲节”这也未尝不可。我们说的不盲目排外,应该表现在这些方面的学习上,而不是为西方人的习惯是从。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1515c86be1e650e53ea991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