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所见》诗意及赏析

2023-01-07 21:06: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袁枚《所见》诗意及赏析》,欢迎阅读!
袁枚,赏析,诗意

袁枚《所见》诗意及赏析

《所见》描绘了一幅林中牧童一派天真快乐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下面是为你带来的袁枚《所见》诗意及赏析,欢迎阅读。 《所见》原文 牧童①骑黄牛, 歌声振②林樾③。 意欲④捕⑤喊⑥蝉, 忽然闭口立⑦。 注释

①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②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③林樾(yuè):指道旁成阴的树。 ④欲:想要。 ⑤捕:捉。 ⑥喊:喊。 ⑦立:站立。

《所见》诗意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 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喊喊的知了,

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所见》赏析 这首诗的第一句平平而起,不着痕迹。第二句调子忽然高昂,旋律忽然加快,从而形成一个高潮。

1 / 3




一二句描写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和他的愉快心情,骑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振字则间接点出他的心情。通过骑和振两个动词,把牧童那种悠闲安闲、无忧无虑的心情和盘托了出来。他几乎完全沉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简直不知道世间还有忧愁二字。正因为心中欢乐,才不禁引吭高歌,甚至于遏行云,振林樾。

三四句仍然是继续描写神态。第三句是过渡,是作势。写牧童的心理活动,交代了他闭口立的原因,也是全诗的转折点。第四句,急转直下,如千尺悬瀑坠进深潭,戛然而止。忽然一词,把这个牧童发现树上喊蝉时的惊喜心情和机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忽然发生了变化:由响而静、由行而停,把小牧童闭口注目喊蝉的瞬间神态写得韵味十足。而闭和立两个动词,则把这个牧童天真的神态和孩子式的机智刻划得淋漓尽致。全诗纯用白描手法,紧紧抓住小牧童一刹那间的表现,逼真地写出小牧童非常机灵的特点,让人倍觉小牧童的纯真可爱。

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小牧童布满童趣的生活画面。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瞧喊蝉的神情,显得非凡专注。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忽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这首诗正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171873974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8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