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口风雨留三日

2022-04-26 16:04: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池口风雨留三日》,欢迎阅读!
三日,风雨

池口风雨留三日

黄庭坚 〔宋代〕

孤城三日风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 水远山长双属玉,身闲心苦一舂锄。 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 俯仰之间已陈迹,暮窗归了读残书。 译文

孤城三天刮风吹雨,人家只能避雨在家以淡饭素菜充饥度日。

烟雨迷蒙中远眺,那浩渺如练的长江水滔滔流向远方,那巍峨绵延的山岭,犹如一双长颈赤目的属玉鸟,近观此景,见雨中淋着一只白鹭。 渔翁从邻舍出来收网具,而我并不羡慕鱼美可口。 转眼之间一切都变成陈迹,不如暮色中回到窗下读残书。 注释

池口:今安徽贵池,在安徽省南部,秋浦河下游,北临长江。贵池市以城西贵池得名。 孤城:贵池城。

(zhǔ)玉:即鸀鳿(zhú)郭璞注:似鸭而大,长颈赤目,紫绀色。 (chōng)锄:即白鹭,以其啄食的姿态有如农夫舂锄,所以有这个名称。

临渊不羡鱼:《汉书·苓仲舒传》: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比喻只有愿望而无行动。这里反用其意,说虽然面对江湾,而不羡鱼。

俯仰之间:王羲之《兰亭集序》: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一俯一仰,形容极短暂的时间。 陈迹:过去的事情。

创作背景

作者曾在京城当了七年的国子监教授,元丰三年入京改授知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知县,秋天从汴京出发赴江南。赴任途中因风雨而留滞池口(今安徽贵池),触景兴怀,有感而作此诗,抒发自己抱负难实现的抑郁、归隐情怀。

赏析

诗的前半在写景中抒情。首联从扣题入手,绘出一幅孤城风雨图:长江边上贵池孤城,恰逢瑟瑟秋风夹着如烟秋雨,绵绵濛濛下了三日,我无奈滞留小城,集市也因为淫雨而失去了往日车水马龙、街市繁荣的景象,小市人家只能避雨在家以淡饭素菜充饥度日。诗人信手拈来,不假藻饰,富有孤城风雨图的诗情画意。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质朴恬静的小城生活的喜爱。这里纯为写景,但内心情意已曲曲传出。

颔联触物起兴,诗人放眼四顾,无意中有一些景物触动了他的情怀,于闲适宁静中见出内心的波澜。那浩浩江水流向远方,迤逦的山岭,看上去像一双属玉鸟。司马相如《上林赋》说:鸿鹔鹄鸨,鴽鹅属玉。以上是远眺。近观则是:身闲心苦一舂锄。舂锄即白鹭,这种鸟满身雪白,给人以清高闲雅的印象,但诗人却感到它身虽闲而心实苦。这个字实际是诗人触景生情,而又将情感投射于外物的结果,这里意象中含有兴起,赋中含有比喻,表面


写白鹭,而实际则是诗人的自喻。当时黄庭坚面临种种矛盾。他志大才高,但现实政治又使他失望,他只是个闲散无权的学官,只能自叹少日心期转谬悠,蛾眉见妒且障羞(《次韵答柳通臾求田问舍之诗》),蚤年学屠龙,适用固疏阔,广文困齑盐,烹茶对秋月(《林为之送笔欢赠》)。他不愿屈身事人,渴望归田,但迫于生计,又不得不折腰为官,所谓尽身百忧,讫无田二顷(《次韵寄润父》),斑斑吾亲发,弟妹逼婚嫁,无以供甘旨,何缘敢闲暇?(《宿山家效孟浩然》)都道出了内心的苦闷。但诗在这里只点到即止,给人留下了很多想象的余地。

诗的后半在记叙中抒情。颔联以物为比兴,颈联则是以人起兴。渔翁刚从屋舍来水边收网,这一极偶然的景象却触动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他由网而联想到鱼,于是反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成语(《汉书·董仲舒传》),表达了不求仕进、自甘淡泊的心境。这一造语也是一种巧思。反用典故成语,古人称为翻案法,如杨万里说:翻尽古人公案,最为妙法。(《诚斋诗话》)《艺苑雌黄》说:文人用故事有直用其事者,有反其意而用之者,非识学素高,超越寻常拘挛之见,不规规然蹈袭前人陈迹者,何以臻此?这种手法受到禅宗的影响,禅宗推重翻却成案,更进一解的睿智,如六祖惠能的著名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是惠能对神秀以树、镜来比喻心的偈语的翻案。黄庭坚此联从生活琐事中激发联想,闪耀出思想的火花,类似禅宗的机锋,于寻常事物中获得妙悟。

诗以达道之言作结,表现出超迈脱俗的胸襟。俯仰之间已陈迹化用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成句: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逸少的本意是感叹人生短暂,不觉悲从中来。黄庭坚虽用其字面,其意却相反:世事瞬息万变,面对无常的人生,还是退出争名逐利之场,到书中去寻找乐趣。这正如他在另一首诗中所说的:功名富贵两蜗角,险阻艰难一酒杯。百体观来身是幻,万夫争处首先回。胸中元有不病者,记得陶潜归去来(《喜太守毕朝散致政》)。

此诗是作者触景物即兴而作,写景淡雅风致,用语清新奇峭,用典翻出新意,在平常事物中予以名理,将古诗气脉运用于律诗,一洗刻镂饾饤,留下了自然古雅的本色。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171aa6a24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5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