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辅助教学-2019年精选文档

2022-04-18 20:57: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智能手机辅助教学-2019年精选文档》,欢迎阅读!
辅助,精选,文档,智能,教学



智能手机辅助教学

1智能手机进入校园的必然性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完善、价格越来越低廉,上网费用越来越便宜,wifi等网络连接方式越来越普及,课堂玩手机已成国际难题,手机成了教师打不退的第三者,教师与学生因为手机引发的冲突也是屡屡发生。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对智能手机到底该持怎样的态度,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为了防止学生上网或玩游戏,部分学校禁止学生将手机带入学校,有的甚至在教室里安装了屏蔽器,以便对学生进行更有效的监管。学校的电子阅览室只允许学生登录学校内部的数字化教学平台,浏览老师提供的教学资源。这种画地为牢的做法,虽然有利于阻止学生通过网络从事一些与学习内容无关的活动,但却忽视了网络时代下知识与学习已发生变化这一基本事实。

李克强总理近期提出我国宽带网要降费提速,手机里的APP应用及优质学习资源越来越丰富。更令人鼓舞的是,新一代的网络接入技术Li-Fi正在研制之中,未来可以通过光来传输数据,只要有灯光的地方就可以上网。[1]由此可见,手机公开进入学校与课堂只是时间的问题,到那时,教师将不得不与手机这个第三者在校园内和平共处,学生会越来越频繁地在课堂上使用手机查找资料、做练习、看微课视频、录音录像、论坛交流、发微博或微信,甚至观看远程直播课堂教学情况。到那时,手机成为学生在校园里学习与交流的重要工具,碎片式学习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多的的微课(微视频)可以通过手机观看,作业与考试也可通过手机完成。[2]学校和教师还能继续对学生通过手机和网络获取的信息与知识视而不见、不予承认吗?学生还会遇到问题只向教科书或老师求助而不去互联网中寻找答案吗?

2智能手机在教育教学中的用途

智能手机几乎可以取代平板电脑和其他终端设备的大部分功能。手机在学教育教学中至少可有以下几方面用途。

1 / 3






阅读。手机可用来看新闻,了解时事;可以看微课与微视频;可以阅读手机读物,比如电子教材等,而且这种学习有利于充分利用等车、排队、上厕所等碎片化时间进行。

记录与存储。手机可以用来课堂拍照,记录老师黑板和屏幕上的重要内容;记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与场景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对教师的讲课进行录音录像以方便回看;可以利用记事本记录自己的思想火花与灵感;可以利用云存储功能保存大容量文件等等。

通讯与交流。手机可以用来收发通知;可以通过微信群与QQ群进行交流讨论与远距离协作;可以通过声音与视频进行及时通话;可以进行音频与视频短时间授课;通过电子邮件与教师同学进行深度的、非实时的沟通与交流等等。

完成学习活动。可以利用手机二维码功能在课堂上点名、投票、布置与提交作业等。

APP应用。现在已有大量可用于学习的APP应用,比如时间管理、背单词、编程、运动、认识星空等等。

定位与导航。手机的定位功能可以帮助教师和家长找到走散的孩子,导航功能可以指路,便于组织校外活动等。

搜索与查询。任何时候都可以利用手机的搜索与查询功能掌握一些急需了解的信息与知识,如人名地名的检索、名词的解释、外文的翻译等等。

计算。手机里的计算器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一些比较复杂的计算。 放松与调节。手机里的音乐游戏等娱乐功能可以对学习者起到放松紧张情绪、调节心情等作用。

创新与创造。手机里的开源软件和虚拟游戏等有利于学生开展创新学习与创造活动等。手机在教育教学中有这么广阔的用途,我们还有理由拒绝手机吗?

3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学习

2 / 3






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学校的教学设施已比较完备,建议在中小学开设一门网络学习课或现代学习技术课,每周安排一定的学时让学生在课堂里上网,在老师的指导下检索资料、进行网络学习与探究。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搜索、如何选择、如何思考、如何交流、如何网络写作这五大网络学习技能,让他们从小养成通过网络学习的意识、习惯与能力。还可以进行课程融合改革,将传统的学科分类进行拆分与重构,充分利用网络的信息技术进行开放性学习。20144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介绍了重庆市谢家湾小学进行的课程整合改革试验,该校将原来的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思想品德、美术、微机、艺术10多门课程,整合成阅读与生活、数学与实践、科学与技术、艺术与审美、运动与健康5类综合性课程,[3]这代表了未来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未来学校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应是:突破教材大纲、连通课堂网络、消弭学科边界、实现个性目标、培养创新人才。

3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172357b5b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2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