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 第三版 答案 第九章 融资方式

2022-04-09 09:42: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财务管理 第三版 答案 第九章 融资方式》,欢迎阅读!
融资方式,财务管理,答案

.

第九章 融资方式

1. 首先,中国现今的风险投资退出方式较为单一, 只有上市;而欧美国家由于其资本市场发展非常完善所以退出方式更加的多样化。第二,中国市场的市盈率是远高于香港 美国及欧洲的,这就使得中国成为世界风险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国家。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地高速增长和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中国的风险投资市场在最近几年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投资于中国市场的高回报率使中国成为全球资本关注的战略要地

2. 垃圾债券:它是指由于财务状况不稳定或其他原因被认为很危险的公司发行的债券。它的投资利息高、风险大对投资人本金的保障较弱。在世界性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垃圾债券可以满足杠杆收购兼并,以及为问题公司提供融资,也为一些无力与大公司抗衡的新兴公司提供了融资渠道,为产权市场的并购与重组提供了可能。债券创新使公司具有一定的选择权并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发行或购买符合自己特定需要的债券。

3. 1)我国股票市场IPO的发行审核制度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2000年以前中国国力薄弱,经济发展缓慢,刚刚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证券市场发展初期,我国股市处于初创和发展时期,IPO实行额度控制和两级审批为特点的审批制。由于审批制阻碍市场正常发展IPO核制度改革势在必行。20003月,证监会明确了规范核准制的工作内容,至此我国IPO核制度进入了核准制时代。20013月,IPO正式实施核准制,确立了以强制性信息披露为核心的事前问责、依法披露和事后追究的责任机制,并初步建立证券发行监管的法规体系,提高了发行审核工作的程序化和标准化程度。实行这种制度对当时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筹集资金,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有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整个市场极度建设缓慢和不利于市场的健康长期发展等缺点。2006年,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法律法规,包括引入上市公司市价增发机制和配股发行失败机制;严格保荐责任等。这一系列的制度安排进一步强化了市场约束,提高了发行效率。

精选可编辑


.

2)我国IPO发行方式先后经过了两个阶段的演变:1984年至1990年,证券市场建立以前,由于技术条件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不存在统一的证券交易所,较多采用的是认购证、与储蓄存款挂钩、全额预缴款等网下发行方式。1990 年至今,由于电子交易技术的发展,使得股票发行方式不断创新。网上发行方式逐步被淘汰,网上发行方式渐成主流且形式多样,主要采用证券交易所的电子交易系统。主要是上网发行以及上网发行与法人配售相结合,即采用网下配售、网上配售和战略投资者配售相结合的方式。

3)我国证券部门要限制增发新股的规模和间隔时间,避免上市公司盲目融资,降低资本使用效率,防止上市公司恶意圈钱行为发生。加大上市,扩大上市公司规模。 4. 短期融资策略主要包括流动资产融资策略和短期负债组合策略。 1)流动资产融资策略

流动资产融资策略一般有三种类型:稳健型、激进型和折中型等。

A.稳健型即是保守型,这是一种较为谨慎的融资策略,这种策略主要目的是规避风险,其优点是企业资产流动性强,可随时变现,可增强企业的偿债能力,降低风险,但是这种策略又使企业资本成本增加,利润减少,盈利低,具有低收益低风险的特点 。适合于长期资金多余,但又找不到更好投资机会的公司。

B.激进型即是冒进型,主要目的是追求高利润,一方面降低企业的流动比率,企业资产流动性弱,加大偿债风险;另一方面短期负债利率的多变性又增加了公司盈利的不确定性。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适合于长期资金来源不足或短期负债成本较低的公司。

C.折中型是一种理想的筹资策略,企业资产的流动性与盈利性在稳健型与激进型之间。 2)短期负债组合策略

短期银行借款的特点是低风险,高成本,对企业流动性强,盈利低;应付账款、短期融资券融资一般则是低成本高风险,对企业资产流动性弱,盈利高。

精选可编辑


.

5.1)可转换债券具有债权和期权的双重特性。可转换债券兼有债券和股票的特征,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债权性、股权性、可转换性。

原因:可转换债券可转换成股票,它可弥补利率低的不足,且可转换债券具有股票和债券的双重属性,对投资者来说是"有本金保证的股票" 。可转换债券对投资者具有强大的市场吸引力,其有利之处在于:

A.可转换债券使投资者获得最低收益权。

可转换债券与股票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具有债券的特性,即便当它失去转换意义后,作为一种低息债券,它仍然会有固定的利息收入;这时投资者以债权人的身份,可以获得固定的本金与利息收益。如果实现转换,则会获得出售普通股的收入或获得股息收入。可转换债券对投资者具"上不封顶,下可保底"的优点,当股价上涨时,投资者可将债券转为股票,享受股价上涨带来的盈利;当股价下跌时,则可不实施转换而享受每年的固定利息收入,待期满时偿还本金。 B.可转换债券当期收益较普通股红利高。

投资者在持有可转换债券期间,可以取得定期的利息收入,通常情况下,可转换债券当期收益较普通股红利高,如果不是这样,可转换债券将很快被转换成股票。 C.可转换债券比股票有优先偿还的要求权。

可转换债券属于次等信用债券,在清偿顺序上,同普通公司债券、长期负债(银行贷款)等具有同等追索权利,但排在一般公司债券之后,同可转换优先股,优先股和普通股相比,可得到优先清偿的地位。

2100*2000*1+1%=202000, 5.01-4.5=0.51 3)合理

精选可编辑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1c5c2eab2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d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