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的写作技巧教案

2022-08-01 06:48: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议论文的写作技巧教案》,欢迎阅读!
议论文,教案,写作,技巧

名言警句,提升作文品味—----—根据名句素材写议论片段



学生作文在运用理论论据时,多存在引上名言后不解释,不分析,不引申,不论证等问题,这样理论论据就不能很好地为论点服务。为解决这个问题,笔者积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了一点根据名言写片断的基本方法,通过适量的例子引导学生归纳出运用的基本模式如下:(中心)+(引言+解释+引申分析+结论)+(正面事例+分析+结论)+(反面事例+分析+结论)+(理论论据+分析+结论)+(联系现实+分析+结论)+中心结论,并当堂训练。当然,写作的方法是可以灵活取舍和变换的。

【课堂步骤】1、抄读释译背 2、理解中心写片断 3、交流点评反馈 【写作目标】

1.知识: 帮助学生积累名言理论论据

2.能力:学会灵活运用名句展开议论的方法技巧

3.情感价值观:明确语文学习中名句的重要作用,传递对语文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交流指导、模拟训练 【课时】1课时

【导语】佛祖曾说:前世的五百次的凝眸,才换来今生一次的擦肩而过。我们是有缘人,能够相聚一堂,我自己也深感荣幸有机会来和大家交流自己的心得。希望我们这堂课能够合作愉快,也希望大家积极的展示自我的风采,大家说好不好?好,我们首先进行第一个教学环节:国学诵读,名言积累。

【第一个环节:国学诵读,名言积累】国学诵读,名句精读和背诵,为讲课做基础和过渡。 操作方式:制作成预习案,课前完成,填写名句,翻译并深化解释句子的含义和自我的认识。上课时老师引导交流认识,并引入到名句对写作有帮助的认识角度上。过渡到写作主题上去。



【第一环节:国学诵读,名言背诵】了解荀子常识,并完成下列名句的翻译解释,强化背诵和理解。

荀子与《荀子》

荀子名况,赵国人,曾为齐国稷下学宫祭酒。《荀子》这部书是荀况晚年为总结当时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和自己的学术思想而编写的。荀子的思想属儒家思想,他与孟子生活在同一时代,又与孟子的思想有所不同,针对孟子提出的“性善论”,他针锋相对地提出了“性恶论”。他认为,人的本性就是“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和“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的自然属性,这些自然属性只有通过封建伦理道德来严格加以限制,才能变成性善的,才符合封建礼仪。因此,荀况特别注重后天学习教育的作用,特别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并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形象比喻,说明学习没有止境和后来居上的道理成为激励后人学习的名篇佳句。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劝学》

◎译文:蓬草长在大麻中,不去扶持它也挺直;雪白的沙子混在黑土中,就会和黑土一样黑。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劝学》

◎译文:古代的学者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的学者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君子的学习,是用它来完美自己的身心;小人的学习,只是把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人好评。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劝学》

◎译文:不登上高高的山峰,就不知道天空的高远;不俯视深深的山谷,就不知道大地的深厚;没有听到前代圣明帝王的遗言,就不知道学问的渊博。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修身》

◎译文:路程即使很近,但不走就不能到达;事情即使很小,但不做就不能成功。 新浴者振其衣,新沐者弹其冠,人之情也。《不苟》

【译文】刚洗过澡的人总要抖一下自己的衣服,刚洗过头的人总要弹一下自己的帽子,这是人之常情啊。



1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论》

◎译文:大自然的规律永恒不变,它不为尧而存在,不为桀而灭亡。 【第二个环节:出示课题,方法指引】

1、根据名言写片断的第一步: 名言出示:“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解释名言: 归纳中心: 第一步方法指导:(引言+解释+中心)

学生写作: 2、根据名言写片断的第二步:

方法一:正面举例论证法 举例:

李可染曾说过:“踩着前人的脚印前进,最佳结果也只能是‘亚军’”这句话形象地阐明了创新精神创的重要性。聂卫平苦心研究古今中外棋谱,但他没有局限于此,而是自成一家、不甘示弱、敢为人先、大胆创新,才以“聂旋风”饮誉棋坛。

片段练习: 方法二:反面举例论证法

举例: 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凡立功名于世者,无不是从小处做起,注意点点滴滴的积累,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品德才能,不断自我完善的。若无每日闻鸡起舞坚持不懈的毅力,那么祖逖又怎能北伐中原而名垂千古!若无长年笔走龙蛇墨染池水的工夫,那么王羲之又怎能挥毫盖世被尊为书圣呢?若无半生钻研演算草稿盈筐的血汗,那么陈景润又怎能摘取明珠享誉世界呢?

片段练习: 方法三:引申推理论证法

举例:

古人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意思是说,教师并不一定样样都比弟子高明,弟子也不一定不如教师。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认为只有样样胜过自己的人才可以以他为师,是大可不必的。一个人要想有所长进,有所深造,就要放下架子,不耻相师。

片段练习:

【第三个环节:综合训练,实践总结】 1、根据名句写一个片断,200字左右。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陶渊明

2、片段写作

【第四个环节: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1、根据名句写一个片断,200字左右。

莫嫌海角天涯远,但肯摇鞭有到时。(袁枚) 2、课下片段写作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1e5372ba1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9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