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滴水

2022-07-19 11:48:5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果你是一滴水》,欢迎阅读!
滴水,如果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 《雷锋日记》中这些脍炙人口的词句,今天读来,仍有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为什么?因为它代表了一个崭新时代的道德向往,代表了人生最高的价值坐标——那就是奉献! 奉献是无私的给予,是爱心的光芒,是幸福的源泉。

奉献是一种细节,当你捡起地上的一根烟头,当你将口香糖包好丢进垃圾箱,当你关紧滴水的龙头时,无疑也是一种奉献。

奉献是一种境界,追求奉献还是索取,是人生价值高低的试金石。“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做好事。”所以,当奉献成为一种坚持,人生也便臻于大美的境界。

奉献是一种养分,滋润人们的心灵,促进社会的和谐。当我们用一颗奉献的心去面对,便拥有了快乐,拥有了幸福,也就拥有了力量!(亦非)

十七载风雨兼程,十七载不懈追求。从警17年来,天心分局指挥中心民警XX以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对事业的无限忠诚,十七年如一日地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谱写了一曲曲动人而又平常的警察赞歌。 1995年,怀着无比的激动和热忱,XX从部队转业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这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也是新的出发点。走上公安工作岗位后,他刻苦钻研业务,勤奋工作,逐渐由一名门外汉成为行家里手,由一名普通的民警成长为业务骨干。他先后当过刑侦民警、社区民警、监管民警、后保专干、指挥中心专干,在派出所、看守所、后保科、指挥中心工作过,无论是在什么岗位上,他都勤勤恳恳,尽职尽责,一步一个脚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为公安事业的发展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赢得了领导、同事和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保指挥调度畅通 对待群众,XX心细如发;干起工作来,XX同样毫不含糊。他工作在分局的心脏——指挥中心,工作作风干练利索,... 肖炳福:拄着拐杖做好事

在邵武城区南关附近,时常会看到一名年近六旬的老人,仅仅15多的个头,佝偻着腰,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地在街巷走着。附近的居民都知道,他这是一边散步锻炼身体,一边在寻找机会做好事呢。

他叫肖炳福,今年57岁,是一名重度残疾人,独自一人居住在邵武城区南关跃进路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房子里。


1969年,14岁的肖炳福随父母一同下放到农村,不久后便出现关节疼痛现象,当时被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从此他便开始了看病吃药的历程。肖炳福的病越来越严重,除了疼痛等症状外,最直接的表现,便是他日益弯曲的背部,严重时达到与地面平行的90度。

1978年,肖炳福病退返城,他的体形已严重变形。1985年,肖炳福的病最终得到确诊:强直性脊柱炎!

肖炳福的兄弟姐妹陆续成家,1987年父母去世后,肖炳福便开始了独自一人的艰难生活。他四处求医问药,先后做了10次手术,并且一直坚持服药,经过手术矫形,其背部的弯曲度也逐渐减小。

在与病魔作斗争的同时,肖炳福还通过自己的双手,自食其力。他摆过摊、卖过小百货,生活也日渐起色,还被邵武市残联授予“自强模范”光荣称号。但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肖炳福渐渐丧失了劳动能力。

命运多舛的肖炳福,并没有被社会遗忘。政府和社会各界及时向他伸出援手。1991年开始,他被民政部门列为城市特困户,开始每月享受31.5元的生活补助。此外,还时常有好心人为他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几十上百元地给他捐款捐物。逢年过节,县残联等部门还到他家慰问。2004年,当地供电局与肖炳福结成帮扶对子。低保制度实施后,他又被列为邵武市第一批的低保对象,每月低保金由120元渐渐涨到322元。

2010年,邵武的民间志愿者组织“爱心公社”,也加入到帮扶肖炳福的队伍中来。看到肖炳福家由于墙体渗水变黑,他们便自带涂料、工具,帮助粉刷墙壁、打扫卫生。社会各界的关怀,让肖炳福深受感动。在心怀感恩的同时,他回报社会的善心,也渐渐被唤起。

1997年,邵武市计划建设残疾人康复大楼,向社会各界募集资金。得知这一消息,他第一时间来到市残联捐款。工作人员看到拄着拐杖的肖炳福,不忍心收下他的200元捐款。但肖炳福说,“这是造福残疾人的大好事,我也要尽份心意!”

从那以后,听说哪里有慈善义演、募捐等活动,他都会慷慨解囊。汶川大地震,他捐了30元;当地民间公益组织——爱心公社召开年会,他捐了20元;助残志愿者义演义卖活动,他同样也捐了几十元„„

事实上,更多的时候,肖炳福还经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当迷路人的向导,清除马路上的障碍物,热心告诉行人公交乘坐路线等,样的小事,他几乎每天都会碰上,多年以来,他已经记不清做了多少件了。 2011年的一天,他在市区城南路上看到,有一块较大的鹅卵石挡在路中间,开始他用拐杖推,但发现推不动,于是他就用自己的脚,一步一步往前挪。此时前方恰好有汽车驶来,司机以为有人故意挡路,使劲摁喇叭。驶近后,才发现原来是有人在做好事,便停下来向肖炳福点头微笑。去年底,肖炳福在市区商贸街捡到一部手机,由于从未用过手机,他立即找到一位警察邻居,帮助联系上了失主。

朱国昌:编外“居委会干部”

“最近有什么事,我可以帮忙做吗?”

接送女儿上学放学的路上,路过邵武市昭阳街道华光社区居委会大门,朱国昌经常这样和居委会干部打招呼。

“只要有空,他可是随叫随到。多年下来,他便成为我们社区的一名编外‘居委会干部’。”华光社区居委会支部书记徐雪玲说。

今年45岁的朱国昌,看起来显得有些苍老。他的妻子因疾病导致智力缺陷,智商只相当于五六岁的儿童,“电视机音量调大了,就不懂调回去;洗的衣服,带着肥皂泡晾晒;走出家门,常会忘了回家的路„„”朱国昌告诉笔者,妻子的生活不仅无法自理,还常常会无故发脾气。

不仅如此,2003年,才一岁左右的女儿,又患上严重的哮喘,每月至少发病一两次,经常还要住院治疗,西药、中药至今没有断过。

智障妻子加上患病的女儿,这个三口之家只能靠朱国昌一人苦苦支撑着。国昌以前曾是一名汽车修理工,为了照顾好妻儿,不得不辞去工作。

居委会干部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积极奔忙向上申报,最终将他们纳入了低保。南平市计生部门还将他们一家列为独生子女困难户,进行结对帮扶。 生活开始好转后,朱国昌渐渐萌生了回报社会的想法。

于是,只要一有时间,他便主动找到华光社区居委会,要求为居民做点事。时间长了,居委会干部便将他吸收到社区志愿者队伍之中,协助人口普查、抄水表、大扫除等,他都乐此不疲。2011年底,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他就主动承担发放选民证的任务,并抱着流动票箱,到居民家中上门接受投票。2010年夏天,邵武发生罕见暴雨,洪灾城区也大面积被淹。洪灾期间,他不仅协助转移群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225003ecf84b9d528ea7ab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