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在中国,其路漫漫而修远

2022-05-22 17:11: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创业在中国,其路漫漫而修远》,欢迎阅读!
修远,中国,漫漫,创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创业在中国,其路漫漫而修远

作者:吴智娟

来源:《商情》2008年第04

[摘要] 本篇文章透过当前的一些经济现象与发达国家比较,以自己的工作经历作为实例,引出笔者对中国企业内部存在问题的思考与归纳,找出了三点束缚本国企业发展的瓶颈,并阐明观点:创业在中国,路漫漫而修远。

[关键词] 经济衰退 干预型 国家政策 经营模式 管理理念

前不久和一朋友谈及正在举行的全国挑战杯创业大赛。朋友很自信的说道,其实在中国创业还是蛮简单的,将其与别国对比就可得知。于是他讲到了日本,说将两者的某些经济数据进行比较得出了惊人的结果。日本以很少的土地,贫瘠的资源,却达到了拥有两千多万家企业,而中国一个泱泱大国,企业却不如日本多,所以得出,在中国创业,其上升空间将大到你无法想象。

的确中国巨大的市场使我们为之痴迷,然而,踏上中国的创业之路当真如此步伐轻盈吗?也许当你披挂上阵时,你才发现道路满是荆棘。

一、当今创业的大背景

首先来看当今创业的大背景。中国改革开放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程,其经济也在曲折中前进。拿近几年来讲,至2007年上半年,经济呈高速增长之势。公司上市,股价暴涨,据统计资料显示,2007上半年从银行户头转至股市的资金以每日两千多万人民币的惊人数字进行着。然而,形势一片大好的背后,却迷雾重重。进而来到鼠年2008,而经济却不能鼠辈横,一度走入低谷。上市公司圈钱已够,大盘一跌再跌。虽有专家指出:大盘跌势有底,而涨势无限。然而,它已使股民惊恐,纷纷清仓,只求保本,多数人被迫做起股东。再加上中央将证券印花税上调到0.3%,更让股民苦不堪言。除此之外,人民币预期升值,货币在中国的流通量大大增加,即使央行已多次提高其存款储备金率,以提高其基准存贷款利率等政策以缓解流动性过剩所带来的经济压力,但收效甚微。人民币的升值,产值的高涨,引起社会通货膨胀率的飞升。资料显示,08年二月的通货膨胀率已达到8.3%

在此形势下,创业已是艰辛。然而,我国企业所面临的三大瓶颈,更是牵绊着企业的长期发展。其过多干预型的国家政策,五花八门的经营模式,带人情味的管理理念,将成为其最大障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过多干预型的国家政策

现今,政府正在过多地参与到企业的运转中。若想在一个地方创业,第一步要打通官道。地方企业与政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是财务、经营、政策制定,政府就如控股的股东于是,与政府联合是必经之路。而企业真正办起来时,地方政府却总是让企业顺着自己运转,摒弃市场经济正常规律,使得企业畸形发展。企业往往成为新一届领导班子创佳绩的重要棋子。新官上任,则大力扶持其中意企业,给予多重政策保护,从而使企业丧失了应有的竞争力,同时,公司的实质变得越发空洞,财务报表夸大其实,利润往往比实际高出许多倍。但是,领导的政绩出来了,高升了,然后呢,没了下文。

三、五花八门的经营模式

中国的企业大多不注重其专一性。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诱惑,企业家们头脑开始发热,纷纷盲目的涉足于眼下的热门经济领域,从而忽视了自己本企业的核心业务。当自己在那一片拥有了些许市场时,其又早成为过时之物。这就是为什么现今中国自己的老字号企业少得可怜、而国人却被一批批的外国老字号品牌所吸引的原因。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抵制日货的宣言漫天飞扬时,而其著名的松下三星等品牌产品在中国的销售额却稳居不下的原因。支持国产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没有其雄厚的实力和过人的品质,作为消费者而言,在成本相似的情况下,只会选择效用最大的。别苛求每个国人都一定要将爱国主义随时体现,居家过日子才是根本。这也反映了充溢中国社会的一股浮躁氛围,大都急功近利,经不住磨练,恨不得将时间压缩到播下种子立马开花的地步。所以大多数的创业者都带着功利的色彩,经营从事一些自己并不喜欢的领域和行业,这也是企业不能持久下去的原因。

而外国就不同,他们大都只从事自己喜欢的企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苹果电脑的CEO,他小的时候就只是喜欢画画、设计,并一直坚持下去,成就的是现今那番非凡的事业。另则中国前些年的一护肤品牌,如小护士的一款SOD蜜做得就不错,很有市场,但高层却经不住巨大的经济诱惑,最终被法国欧莱雅收购,从而此款被打入冷宫,而欧莱雅的收购目的,只是想占领其市场而已。相比来讲,中国的大宝就做得不错,多年来坚持打造它的强势品牌,拥有了众多的忠实消费者,相信大宝的未来之路将无可限量。

而中国现今急需的就是能够立足于国门的产业,我们也看到了政府对此项建设逐年加大的力度,但企业能否坚持下去,建立起在各领域中属于中国的品牌企业,我们将拭目以待。

四、带人情味的管理理念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办事就讲一个关系,咱俩关系好,这事就成;不熟,准没戏。而这人情味也被带入了企业的高层管理中。各部门分界不明,责任分摊混乱,对其员工的培训理念就是自己能干的,就尽量去做,发扬雷锋精神。想必越趄代庖的寓言大家都了解,为什么就不能将之运用于企业管理中呢?而我对此也是通过实习才有了深刻体会的。当时我所实习的是一家外资企业,原定于某日有国外发货部将货发到中国来,但是我所在的企业临时出了状况,不能按时接货,但又没将此情况及时的传达于总部。国外发货部竟然在知晓此情况下仍按原计划发货,从而导致货物在码头囤积多日,其高昂的仓储费就足以抵消掉此家分公司三个月的销售总额,这家分企承担了巨额亏损。事后我的领导问他供职国外发货部的朋友,为什么不先自己做出决定推迟发货,为总公司挽回损失,而朋友的回答是:我只做我职权范围内的事。从中,我看到了中外的差距。企业即一个团体,它的运转靠的是个各个员工的分工协作,每个成员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板块。若每个员工都有此观念,那么企业在组队方面就已胜出一筹。

人情味又涉及到另一中国企业的弊病,就是企业家族化。中国人似乎很不愿意将自己的东西与别人分享。好比一个农民有好种子,却没好土地播种,那他宁可种子在自己手中坏掉,也不愿让有好土地的人家用。所以,在企业的职权配置中就出现了漏洞。领导者往往倾向于先满足自己族人的要求,还美其名曰此举在于更好的管理公司,实则效果适得其反。于是企业中就出现了高职低能的领导,使不少职位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企业不乏才能兼备者,但可悲的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适当平台,再高才华也将埋没,此又引发人才流失的风险。

再则,与此相关的一个严峻问题是企业换代。易主是企业大忌,从中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立的大中型企业,目前都不可避免的迎来了这个瓶颈。开山鼻祖们已到卸任的年龄,而其后代又大多是商业愣头青,但创业者又不愿将产业交于他人管理。则此企业能否稳健的持续下去,就在于此换代工作能否做好,而此就全在于创始者的个人利弊权衡了。这也是创始人在创业初期对企业进行长期规划的时候所应当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货币政策面临困境.财经,2008,(5):24.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学20066班)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23d25f588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7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