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对我国的启示2

2023-05-06 00:09: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苏联解体对我国的启示2》,欢迎阅读!
苏联,解体,启示,我国

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曾经举世震惊地在资本主义世界开辟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方 向,影响所及,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朝气蓬勃的 界社会主义潮流。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辉煌,曾经拥有 1 8 0 0万党员,执政 7 4年的苏联共产党, 在短期 内丧失政权、自行解散,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分崩离析。 苏共的消亡和苏联的解体是二十世纪人类 历史发生的重大事件,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 影响。如今,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如何吸取苏联解体的教训 ,避免重蹈覆辙;如何不断深化改革和开放,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是关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 题。苏联解体距今也快二十年了,但它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仍有着很多的启示。

一、 改革要不断深化和发展但必须坚持社会主 义的方向不动摇社会主义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实际情况 实行必要的改革,以使其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改 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社会主义为代价。 苏联的经济体制从斯大林 当政开始,就一直是一种偏执的体制, 长期忽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大力加强和重视重工业,特别是军事 工业的发展,造成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在很大程 度上影响了苏联国内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活 水平的提高,人民对党和国家渐渐失去了希望。尽管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对经济体制做了相应的改革,

但都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到了戈尔巴乔夫当政期间,他提出了“ 新思维”改 使苏联的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以至于成了苏联解体最直接的原因。 中国曾经在一段时间也有过与苏联同样的经历,但从 1 9 7 8 年实行改革开放以 ,中国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 路,制定了“ 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以按劳分配为原则,多种分配方式 并存”的分配制度,把市场经济引入进来,提高了经济 运行的效率。 在政治上继续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和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政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 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使中国的发展没有偏离正确的方向。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在很多问题上还存在着不足,如三农问题、腐败问题、国有经济改制的问题、城镇失业人员安置问题、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环境污染的问题、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黑矿问题、高等教育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要求改革开放必须深化和发展,使其作为基本国策继续坚持下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不能急于求成正确认识社会发展阶段问题是十分重要的。长期以来,苏共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是错误的,它不是把社会主义看成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而是不顾苏联的物质和精神条件的成熟程度, 做出了超越苏联实际情况的判断,结果给苏联的经济和政治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挫伤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也损害了苏联共产党的威信和社会主义的形象,同时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产生了不良的引导作用。改革最忌急于求成、一步到位,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中国出现过这样的问题,使得经济发展成效不显著。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对中国国情 进行了深刻的认识和分析,完善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分“ 三步走”的战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做了一个准确的定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约需要一百年的时间,尽管现在我们的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我们依然处在这 样一个阶段 千万不要因眼前的成绩就沾沾自喜而忘了自己所处的位置。所以,现阶段我们的任务还是大力发展生


产力。

三、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警惕和防止西方的和平演变,必须捍卫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政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苏联的解体是西方垄断资产阶级长期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结果,它意味着和平演变战略在苏联已经得手。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但从苏 解体的实践来看 ,主要有两种:一是支持社会主义 国家内部的政治反对派 即所谓的“ 持不同政见者”,鼓励并资助他们进行反共反社活动; 二是凭借强大的 科技、经济、军事实力,从外部给社会主义国家施加政 治、经济、思想压 ,促使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尤其是共产党内部,发生有利于敌对势力夺权的变化。正是 在帝国主义的强大压力下,苏共有人对社会主义失去了信心 企图适应帝国主义的需要,从根本上改造整个社会大厦。因而,一股新的修正主义思潮——人道 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泛滥起来。它扰乱了共产党的思想,使苏共失去战斗力,最终失去政权。从杜勒斯的“ 解放政策”,到肯尼迪的“ 和平战略”,从尼克松的“ 不战而胜”,到里根的“ 促进民主运动” 无疑都是和平 变战略的运用。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我们的生产力 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当然,在这一过程中,随着国门的打开,许多西方的思想也随之而来, 对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的中国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于是,便有了哈韩、哈日、哈欧美的说法。如今的和平演变战略比起以前似乎更具有迷惑性和隐秘性,因为它容易穿上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外衣,像迷魂散一样神不知、鬼不觉地影响我们的思维。面对这样的形势和问题 ,我们必须处理好改革开放和独立自主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开放和坚持四 项基本原则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让任何想破坏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企图都不会得逞。

四、发展加强与友好国家间的关系,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苏联解体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苏联一直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常用武力去镇压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这严重损害了苏联的形象。在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甚至提出了 有限主权论”即苏联的事情就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事情,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事情也是苏联的事情。波匈事件、布拉格事件等都是霸权社会主义的体现。在苏联的高压政策下,苏联民心丧失,丢掉了伙伴们的支持,以至于发生东欧剧变。中国是一个大国,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 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我们决不称霸, 决不损害他国利益,我们要在国际社会树立良好的社 会主义国家形象,注意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保持友好的外交关系,无论是对大国、强国,还是小国、弱国。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引进外资,就能更好地发展进出口贸易,就能更好地与先进发达国家进行交流与合作,实现双赢。

五、要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整个社会、整个民族苏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在历史上又有过很多矛盾。可是,苏联在进行建设的同时不但没有关注和重视这一问题,让各民族享有国家建设的成果,反而造成各民族之间的不和,使国家凝聚力下降,为苏联解体埋下隐患。同样,中国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也有过许多的历史问题。我们也必须处理好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同时坚持让各民族都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对少数民族落后地区给予一定的特殊照顾,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整个社会、 整个民族。在苏东剧变,社会主义遭到重大挫折而处于低潮的形势下,国内外敌视社会主义的人则幸灾乐祸, 变本加厉地攻击社会主义, 污蔑马恩创立的科学社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2642102b52acfc789ebc9a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