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活的环境知识点

2022-11-03 01:05: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细胞生活的环境知识点》,欢迎阅读!
知识点,细胞,环境,生活



<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

1)体液的概念:是指生物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汗液、尿液、泪液、消化液等液体由于直接与外界相通,所以不是体液。

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2)组成 血浆 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组织液 淋巴

血浆(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成分,90%以上是水,其中含有数千种物质)

※血液 红细胞(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还能运输一部分的二氧化碳) 血细胞 白细胞(数量较少,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血小板(数量最少,体积小,形状不规则,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液≠血浆

2.内环境及其各组分之间的关系

1)内环境的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内环境=细胞外液

2)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如图:

①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毛细血管壁有一定的通透性,正常情况下除血细胞和大部分血浆蛋白外,其他物质都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

②淋巴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单向的,毛细淋巴管的功

能是回收组织液,组织液中的一些物质一旦进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经过淋巴循环汇入血浆;

③淋巴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也是单向的,淋巴液在左右锁骨下静脉处流入血浆。 ※人体内的液体并不都属于内环境,例如: 1)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

2)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等属于与外界相通的环境,因而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液体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3)体腔液、关节液虽在体内,但它们不在细胞间,不为组织细胞提供物质交换,故不属于内环境

※不同人体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不同(见下表)

细胞名称 组织细胞 毛细胞血管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血细胞 淋巴细胞

所处内环境 组织液 血浆、组织液 淋巴、组织液 血浆 淋巴、血浆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1、血浆的化学成分: 1)主要成分是水。

2)气体:氧和二氧化碳等。


3无机盐离子:钠离子Na+氯离子Cl-钾离子K+钙离子Ca2+碳酸氢根HCO3-

3-和磷酸根(PO4)等。

4)有机化合物:葡萄糖、氨基酸、蛋白质、核苷酸、脂质和多种维生素等。 5)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和抗利尿激素等。 6)废物:二氧化碳和含氮的氨、尿素、尿酸等。 2、组织液、淋巴和血浆成分的比较:

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及其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1.渗透压

1)定义: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越多,渗透压越大)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Cl-

4)组织水肿的可能原因有:

①严重营养不良或肝脏功能减低,引起合成血浆蛋白减少,从而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力量减弱,组织液增加。

②花粉等过敏原导致过敏反应时,组织细胞释放组织胺,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引起血浆蛋白进入组织间隙,血浆中蛋白质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增加。 ③在某些病理条件下,淋巴管道堵塞,淋巴回流受阻,引起组织液增加。

④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如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引起水滞留。 2.酸碱度:1)正常人血浆近中性,pH7.357.45

2)保持稳定的原因:存在酸碱缓冲对,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细胞通过内环境不断从外界环境中获取所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从而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因此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27132b4f7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2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