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梦”的解读

2022-04-22 05:18: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苏轼“梦”的解读》,欢迎阅读!
苏轼,解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苏轼的解读

作者:丁雅诵 袁劲

来源:《群文天地》2011年第12

以其独特的美感和神秘的韵致为广大文人所喜爱,古今中外,说梦、恋梦、释梦的人数不胜数。在中国,自庄子的蝴蝶梦开始,与相关的主题就在诗文中屡见不鲜,梦境的美好,梦醒后的无奈,生命的反思,境遇的感伤,都因而表现得淋漓尽致。

据统计,《全宋词·苏轼词》中所用的字共有77个。人生如梦(《念奴娇》)、事到头都是梦(《南乡子》)、世事一场大梦(《西江月》)……可以说构成了苏轼独特的人生体验:轻旷里饱含苦恨,放远中浸透孤寂,失意苦闷与超脱豁达交织在一起,体现士大夫的入世精神与追求超脱的不懈努力。据苏轼出现的场合,苏轼的梦大体分为三类: 一、情感寄托的梦

这里既含有有情相守才是家的夫妻之情,亲情如水,一生相伴的手足之情,也涵盖君子之交,如沐春风的师友情谊,更有惜花未忍都无言的兼爱之情。

一生的沉浮使得苏轼体味至亲之爱,也让他深感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以叙写爱情为例,如《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昨夜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对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曾经相濡以沫的夫妻,即使生死异路,也难以从记忆中消磨。十年光景,死者依旧,生者却已风霜满面,沧桑之感油然而生。如陈师道所言: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梦已尽,人空醒,此时无声胜有声

师徒之情、同僚之谊,也出现在苏轼的中。《南乡子·送述古》中,一枕初寒梦不成借凄冷的梦境将别离之苦渲染得淋漓尽致。《归朝欢·和苏坚伯固》中我梦扁舟浮震泽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接连两个字,襟怀浩逸。 二、逃避现实的梦

这是忧患意识的一种变态表现的梦,也是苏轼言最主要的用途,即借描写自身的坎坷经历,抒发政治抱负和心中的郁闷。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28251bf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0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