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关于描写春天的古诗

2022-09-29 04:17: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杨万里关于描写春天的古诗》,欢迎阅读!
万里,古诗,描写,春天,关于

杨万里关于描写春天的古诗

可爱的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来到人间,那一片生机的景象便随之来到四 八方,整个世界像刚从一个漫长的睡梦中苏醒过来。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了杨万 里关于描写春天的古诗

,希望对你有所借鉴作用哟。 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 宋代:杨万里

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 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 无那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 竹边台榭水边亭,不要人随只独行。 乍暖柳条无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一番过雨来幽径,无数新禽有喜声。 只欠翠纱红映肉,两年寒食负先生。 译文

今天天气晴朗,春风和暖,正是家乡海棠开花的时候;我在梦中回到江西吉 吉水老家,看到了海棠一朵一朵都开了,这繁花就像美丽的锦绣堆起来似的。

此时虽大地回春,万物欣欣向荣,但人却老了;每年过了社日,燕子才飞回 来。 春天像青又像白、不浓又不淡的天色,正是初晴景象;就在这春空里,柳絮 飞又落下。

无奈这美好的春日风光吃不得,那么就让诗歌 把它招引到翡翠琼瑶做的酒杯中来吧。

这里竹边有台榭,水边有亭子,风景秀美,环境清幽,不需要随从,独自一 在这里漫步就很好。

春天初暖,柳叶吐芽,迎风起舞,妩媚多娇;盛开的花朵在阳光照映下倩影 娑,朦胧悄恍。

经过一番雨冲刷的园林,道路更洁净,显得更幽深;那刚飞出窝的小鸟更显 欢快,鸟啼声此起彼伏,悦耳娱心。

这里的风景固然美丽,可惜少了丰满美丽的海棠花;那故乡的海棠花已经辜


了两个寒食没见到了。

注释

⑴社:社日。古时祭灶神(土地神)之日,有春、秋二社,春社是向社神祈 丰年之祭,秋社是收获后报谢社神之祭。

⑵无那:无奈。

⑶翠纱红映肉:语出苏轼诗《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 也》:“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形容海棠的淡红浅晕。

⑷末两句作者原注:“予去年正月离家之官,盖两年不见海棠矣!” 鉴赏

第一首诗开头点题,写春晴怀念故园(家乡)的海棠。俗话说,“日有所思, 有所梦”。想海棠,真的梦见家乡繁花似锦的海棠。当然,也不一定真的做了 这种好梦,诗人有时喜欢假托梦境来表现极端想念。也就是借“有所梦”,来表 现“有所思”。如果以为诗中写梦,都是真的做梦,那就被诗人瞒过了。写梦只 是一种手段,目的在于表达思念之情。

颔联、颈联写梦醒之后,眼前所见之景。第三句,“万物皆春”明点“春” 字。作者从春日海棠开花,想到万物回春,又联想到自己将要老了。春天,古时 叫“青春”,后来,人在青年时期也叫“青春”。春天的景色和青春的少年,是 很和谐的,都富有生气。可是这里却把春景和老人摆在一起,这不仅不协调,而 且形成一种对比,是生气勃勃和衰飒老气的对比。这里有意拿春景来反衬自己虚 度年华,寄托了无限感慨,也激起了对春天的热爱。第四句,“一年过社”暗点 “春”字。这里说的是春社。燕子是候鸟,过了春社日(春分前后),才从南方 海岛上飞回。这一句和上句相呼应,以燕子飞回,补充说明“万物皆春”,使人 感到花也春,鸟也春。

第三联出句写空中浮云,时多时少,故天色像青像白、或浓或淡,正是初晴 象。对句以直白之语,将柳絮将飞又堕的神态写出来。这柳絮像是要掉下来, 却又飞上去,上上下下,来来往往,飘个不停。这一联也是形容“万物皆春”, 使人感到天空也是春,柳絮也是春。最后一联说,无奈(无那)这美好的春日风 光吃不得,那么就让诗歌(遣诗)把它招引到翡翠琼瑶(美玉)做的酒杯中来吧。 晋朝陆机《日出东南隅行》说“秀色若可餐”,作者在这里一反其意,说春光“餐 不得”;然而却又天真地设想:吟诗,让诗把它引到酒杯里,就可以连同酒一起 喝下去了。正是用这种浪漫天真的构思,表现了作者热爱故园春光的真挚感情。

第二首诗首联拈出一个“行”字,为全诗之眼。上一首,作者是站在一个固 的位置上,观察四周的景色。在这一首中,作者已由静观转入游赏,以下数句, 都是游览所得,故其描写,更富有变化。“行”前加一“独”字,就突出了作者 此时孤寂、无聊之情。中间两联,俱写眼前之景致,绘形、绘声、绘色,动静结 合。眼前景色,固然很美丽,但诗人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因此尾联提出“只欠” 二字。因为作者宦游他乡,已两年不见海棠,对景生情,顿生感慨。结句言自己 辜负了两个春天。诗中所


写春天景象,非不美好,而作者却有枉抛光阴之叹,可 见眼前景色,徒增烦恼。诗人重笔叠写,也只是为了衬托此时愁对春晴的孤寂心 情,以及对故园海棠的无限怀念。

第一首以海棠起,第二首以海棠收,结构严谨,对仗工整,语言明白自然, 信口而出,其实用字精准,化用前人诗句

也浑然无迹,体现出深厚的诗学功底,从中也可看出杨万里对江西诗派并非 然抛却,而是有所继承。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2b925c988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