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千年感受越地风采

2022-10-29 19:16: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一眼千年感受越地风采》,欢迎阅读!
一眼,千年,风采,感受

一眼千年感受越地风采

作者:竺一丹

来源:《浙江林业》 2019年第12



撰文/竺一丹

绍兴博物馆创建于1992年,20107月,迁址越王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绍兴博物馆典藏文物1.56万件(组),以商周至春秋战国的印纹陶、原始瓷、越王剑,汉代至唐代的越窑青釉瓷、会稽铜镜,明清时期的书画作品为特色。基本陈列“越地春秋——绍兴历史文化”。

走近绍兴博物馆,首先吸引我目光的是博物馆前广场中央高高矗立着的一把巨剑,墨黑色的巨剑直指苍穹,气势迫人。此雕塑名为“励精图治”,以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历史故事为主题,形似一把越王剑,雕塑的底座用水道和水池象征水乡与鉴湖,前后用薪柴铺展作为通道,表现“卧薪尝胆”的故事内涵,薪道刻有各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以此纪念绍兴建成2500 年。雕塑矗立广场中央,气势恢弘,让人不禁对绍兴博物馆产生了愈加浓厚的兴趣,这样一座历史悠久的水乡古城,到底藏着多少故事?

六个节点串起历史脉络

绍兴博物馆以绍兴历史文化地理为地域范围,以绍兴历史发展为脉络,绍兴重要历史时期节点分为“先越、越国、会稽郡、越州、绍兴府、近代绍兴”6个部分,系统展示从旧石器时代到新中国成立的绍兴历史文化。博物馆的一层包含了先越、越国、会稽郡3 个展厅,负一层则包含了越州、绍兴府、近代绍兴展厅。

先越至会稽郡。先越时期距今约10万—4000年,嵊州旧石器时代石器的发现,表明绍兴至少在10万年前已经有人类活动,展厅中陈列了各类石器,充分展现了人类的智慧;越国展厅展示了越国疆域的变迁,从“允常时期”“勾践灭吴归国后”“全盛时期”再到“败于楚时”“衰亡时期”,充分展现了越国从崛起直到最终衰亡的全过程。展厅中央还摆放着一座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雕塑,让参观者真切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巨变;秦统一中国,合并吴、越故地置会稽郡,从此揭开了800年沧桑嬗变历程的序幕,在会稽郡展厅中,“水利丰碑”版块让人印象深刻,绍兴地形南高北低,常遭洪涝、潮水侵袭,公元140年,会稽郡守马臻主持修筑鉴湖,解除了稽北丘陵洪水对山会平原的威胁,也为山会平原储备了大量的灌溉用水,使之成为浙东著名的“粮仓”,展厅中的“东汉鉴湖水利图”为参观者更加形象地还原了当时的水利情况。

越州至近代绍兴。越州因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优越的人文环境吸引了大批北方来客,形成了“浙东唐诗之路”。同时,本地文风蔚然,相继出现了一批书画名家。南宋初年,金兵南下,宋高宗赵构避难越中;1130年,宋高宗下诏,以“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之意,次年改为绍兴元年,升越州为绍兴府,“绍兴”之名从此沿袭至今。1132年,赵构迁都临安(今杭州),绍兴一度成为南宋陪都,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得以长足发展,成为仅次于临安的一大都会,酿酒业、丝绸业和造纸业在宋、元、明、清各个时期都有发展,并且闻名遐迩。

丰富馆藏凸显越地风采

祖先智慧的集中体现。在越国展厅内,“於越华彩”版块展示了於越民族在发展过程中语言文字、音乐舞蹈、青铜剑铸造等方面的成就。其中的一面电子屏生动展示了於越民族的音乐空灵而神秘的歌声令人产生万千遐想。在会稽郡展厅,一座龙窑模型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龙窑出现于商代,以黏土或砖坯依倾斜的山坡建筑而成,最适合烧制青瓷,充分体现了先民的智慧。




人文荟萃,名士众多。越州展厅的“浙东唐诗之路”版块格外引人注意,站在展厅中央的指定位置,只需甩一甩手臂,大屏幕上的诗卷便会随之翻动,让参观者充分体会到唐诗的魅力。绍兴是名士之乡,自古就有“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的传统,爱国诗人陆游、思想家王守仁等以其卓越的成就为后人敬仰,近代的“鉴湖女侠”秋瑾、民主革命志士陶成章等的事迹更是为后人称颂。

传统文化大放异彩。桥文化无疑是绍兴的重要文化之一,在绍兴府展厅,八字桥模型生动地向参观者展示了绍兴桥的独特构造。作为水乡名城,绍兴的龙舟竞渡、水乡社戏、鉴水乌篷等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展厅中还开设了专门的展区,展示了绍兴“酒行天下”“茶冠两浙”“箔扬全国”等风采。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2e56decf3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9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