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边城》有感

2022-07-11 13:30:0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边城》有感》,欢迎阅读!
边城,有感

读《边城》有感 二年级数学 刁星



边城讲述的是一个哀婉而凄美的爱情故事;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镇,活着以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淳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赛龙的盛会上,翠翠邂逅了当地船总的二少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做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做生意,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为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了,也许也许明天回来。”

小说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风情美和人性美。作者为我们绘就了一幅如诗如画、如梦如烟、田园牧歌式的美丽湘西世界。文在后面曾经表白:“我要表现的本是 一种‘人生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小说以牧歌形式的的情调会出田园诗般的边城世界。这里的人民保持着淳朴自然、真挚善良的人性美和人情美。他们诚实勇敢、乐善好施、热情豪爽、轻利重义,守信自约,”凡事只求个心安理得,就连吊脚楼妓女的性情也浸染着边城人民的淳厚,俨然是一个安静的平和的桃源仙境。

十七岁的山村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最主要的原因,不是虎视眈眈的碾坊,不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封建宗法关系,不是已露头绪的势利化的价值取向,不是善意的误会和并非善意的传——不是像许多专家学者所说的那样,是外在客观因素造成的不可抗的天灾,相反,它是由当事人的主体性太微弱引发的爱情责任事故。不管是翠翠还是老船工抑或是傩送,都没有在那样的社会环境里建立起为我性的社会关系,只要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主体意识增强一些,翠翠的爱情悲剧就不会发生。假如翠翠胆子大一点,步子快一点,思想解放一点,假如她能排除干扰勇敢地追求爱情,她就一定能得到爱情,后人就用不着费神寻找她爱情悲剧的原因。可惜翠翠自始至终从没有什么能表征她主体性的行为。直到小说结尾,她还在等着,尽管那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她甚至不知道天保是因不能得到她的爱而忧郁出走落水身亡,不知道傩送是因为不能得到她的爱而离乡远行,也不知道爷爷突然离世全是由于替自己的幸福思虑奔忙而心力交瘁。只有这一切都已发生,陪伴她的杨马兵向她说明后,她才如梦初醒哭了一个夜晚。这一切都说明,在很大程度上,翠翠是自在地而不是自觉地,是被动地而不是主动地,是途径迷茫地而不是策略明确地,是不小心滑到爱河中而不是奋不顾身地跳到爱河中。她没有能力抓住机遇,是她自己葬送了自己的爱情。

故事就这样结束了,结局怎样?给人留下了悬念,傩送最后回来了吗?她们俩最后在一起了吗?

看过《边城》,明白了我以后不管做什么都应当努力争取,即使没有满意的结果但我可以说我争取过了,我努力过了,不是有句话说的好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既然你努力过,就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我不想做第二个翠翠,所以我会把握机会,争取到属于自己的东西。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3223cf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f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