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桃花相映红(常用)

2023-03-06 17:02: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面桃花相映红(常用)》,欢迎阅读!
人面桃花,映红,常用

20__人面桃花相映红(常用)

人面桃花相映红

篇一: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桃花相印红

提要:她“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她有着寄人篱下、父母双亡的不幸遭遇。她的前世为离恨天上三生石畔一颗绛珠仙草,日见枯萎之时,得赤霞宫神瑛侍者灌溉,后随神瑛侍者下世为人,欲将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以报他的甘露之惠。她聪明无比,琴棋诗画样样俱佳,其诗作更是大观园群芳之冠。她确实是金陵十二钗之首——林黛玉。

关键词:甘露之惠 木石前盟咏絮才

林黛玉出生于中鼎世家,书香家族,祖籍姑苏,家住____。父亲林如海是殿试探花,后钦点为巡盐御史。母亲贾敏来自“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是荣国公贾代善的千金。母亲去世后,贾母想着黛玉无人教育,便差人将黛玉接至贾府。由此,黛玉开场寄人篱下。同时,开场了她报“甘露之惠”的生涯。

黛玉之貌

宝黛第一次见面时,黛玉留心着宝玉颈项上那块玉,心想:“好生惊奇,倒像是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而宝玉对黛玉说的第一句话,确实是黛玉想说却不敢说的话:“这个妹妹我曾见过。” 在宝玉眼中的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称她为“神仙似的妹妹”。在宝玉之前,心直口快的凤姐一见黛玉即惊叹:“天下竟有如此标致的人物,我今日才算见了!” 由凤姐的嘴及

1




宝玉的眼来看出林黛玉的“绝美”。作者有意将林黛玉的外貌与西施联络起来,并将西施“捧心而颦”、①袅娜风流的外形之美给予林黛玉,还借宝玉之口给她取字“颦颦”,便突出了她的悲剧性格之美。

黛玉还有着人面桃花的病态美。黛玉的咳血之病和她的相思之愁,呈现出的腮红让她的情态“压倒桃花”。黛玉葬花时落花成阵,映衬着她的惊世之才和倾城之貌,洋溢着“人面桃花相印红”的诗意。

黛玉之才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②黛玉的“咏絮才”人尽皆知,贾府贾琏的小厮都明白她有“一肚子文章”。黛玉有着伶牙俐齿、俏语雅谑的口才,也有着出类拔萃的诗才和文才。

在小说的第八回的回目“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寒酸”中,宝玉佩戴的通灵宝玉和宝钗佩戴的金锁初次相逢。正当宝玉与宝钗就近时,黛玉来了。黛玉一见宝玉,便笑道:“嗳呦,我来的不巧了!”后又说:“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由此看出黛玉的“半寒酸”。关于黛玉的伶牙俐齿,多心又善辞令,正如薛宝钗所说:“真真这个颦丫头的一张嘴,叫人恨又不是,喜爱又不是。”宝钗的评价也反映了作者的态度。也许正是由于黛玉身体上的先天虚弱,黛玉对事物的反响比拟消极,什么事多从其反面来考虑,这也导致了黛玉在思维方式上极为消极和被动。她的这种辞令也与之有关。

黛玉博览群书,学问渊博。她爱书,不但读《四书》,而且喜读角本杂剧《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等;关于李、杜、王、孟以及李商隐、陆游等人的作品,不仅熟读成诵,且有研究体会。香菱

学诗,向黛玉请教。黛玉热诚相接,并说:“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为师”。她把本人的诗集珍本借给香菱,并圈定阅读篇目,修改她的习作。她让香菱预习,带着兴趣和疑咨询学习新知识;运用开放式的考核方式,可谓“诲人不倦”。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32ecfe3d9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2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