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阅读练习带答案

2023-01-31 06:37: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河中石兽》阅读练习带答案》,欢迎阅读!
中石,练习,答案,阅读

《河中石兽》阅读练习带答案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六,作者纪(jǐ yún)(17246-18052),字晓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题目是编者编加的)。清代学者、家,直隶献县(今河北省献县)人。晚年自号白云,乾隆年间进士。他的著作有《阅微草堂笔记》,他和其他人编的《四库全书》被称为文化史上的“万里长城”,对保存中国文化有很大的奉献。《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下面为大家了《河中石兽》阅读练习及答案,以便帮助大家更快更好的理解这篇!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数小舟,曳铁,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账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游。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逆流而上矣。求之下流,固;求之地中,不更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那么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断?

(注释:1、:pǐ,倒塌。 2、断:主观判断。3 柿:fèi,木片。 4 湮:yàn,沉落。 5 :diōn,同“癫”,疯。6 啮:niè,啃咬。 7 坎穴:洞穴。 8 溯:从下游向上。) 3.解释以下中加点的词。(2)


①二石兽并沉焉 ( ) ②尔辈不能究物理 ( ) ③阅十余岁 ( ) ④一老河兵闻之( )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6)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然那么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断?



5.石兽为什么会在河上游出现?请简述老河兵的理由。这那么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4 )



3.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2)

①一起②事物的道理 ③经过、经历④代指讲学者的话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6)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那么天下的事,只知一方面,不知另一方面的例子很多,可以根据(一个方面的)道理就主观断吗?

5. 老河兵认为:石头的性质又硬又重,沙的性质又松又轻,水冲不走石头,它的反作用力,一定把石头迎水一方的沙子冲走形成坑穴。越冲越深,到一半的地步,石头必定掉在坑穴里。像这样不断冲击,石头再转移。不停地转移,于是反而逆流而上了。(大意对即可)

启示: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根据常情主观判断。应该正确分,综合考虑,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1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4)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33ff7b3d2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b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