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震讲《游子吟》

2022-12-15 13:17: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康震讲《游子吟》》,欢迎阅读!
游子,康震讲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首诗大家都非常熟悉,是写给母亲的一首诗。特别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还有“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已经成为了我们形容母爱,表达孩子对于母亲的那份情感的最为经典的诗句。

从古至今,写母爱的诗篇。可能跟写爱情的诗篇一样的多。但在中国的古典诗词当中。 写母爱,写孩子对母亲的这份情感。孟郊的游子吟应该说是最著名的一首。只要说到母爱的文学作品没有人不提到《游子吟》。

说到孟郊这个人啊,一辈子可以说不得志,穷困潦倒。苏轼曾经评价孟郊和贾岛说他们是焦

寒岛瘦啊!寒和瘦当然首先是形容他们的诗的这种风格,但也未尝不是在说他们的生活。 生活过的苦吧,日子过的难啊,身体啊,哪能胖的起来?那么像唐代类似像孟郊这样的诗人一大批。特别是这种身份,这种地位,这种生活的水平。用现在的话说怎么也得是中下层水平,一不小心就成了下层水平了。孟郊到了46岁才考中进士。年近半百了才考中了进士啊! 唐代要考中一个进士太难了。290多年的历史真正考中的进士录取的进士,还不到1万。 所以孟郊46岁考中进士那真是欣喜若狂啊,他当时就写了一首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太高兴了,我一整天我这马跑得快。我就要把长安的所有的花都看一遍。 形容那种激动到了极点的内心都沸腾的那种心情,说明什么呢?考中不容易呀!

可是考中之后有没有前途呢?前途好像也并不怎样光明。朝廷授予他一个小小的溧阳县尉。那个溧阳就是现在江苏省的常州市下属的溧阳市相当于一个科级干部。当然了,有剩余无嘛?能做溧阳县尉总比一文不名要好的多。可惜呀,孟郊这个人呐,文人气太重,溧阳郊区有一处风景,水草丰茂,他倒好,你要是节假日去到这风景区游山玩水倒也罢了,他总是在人家上班的时间,跑到这风景区饮酒,作诗,耽误了公务。不好好给人家处理公务,那当然县老爷很生气。所以就找了个临时工代替他来工作,也拿他的一半的薪水,你想想看,你自己花了这么大的代价,到了这把岁数才考中了进士,其实又做了一个小小的,溧阳县尉,一个科级干部,你就应该勤勤恳恳勤勤勉勉地好好上班,然后呢,怎么着也弄一个处级干部,局级干部,一层一层地往上走,总是能够把生活改善的更好。他倒好,还是改不了这个文艺中年的毛病。风景比上班重要,写诗也比办公务重要,饮酒嗯,比你在上班的时候喝茶还重要。那你想想,她的生活能好得了吗?就是这么一个穷困潦倒的不跟人家好好上班的,这么一个不太合格的公务员的文艺中年孟郊。这不一到溧阳这总算有了一点生活的保障。自己总算能按月拿到薪俸,虽然后来的薪俸剪了一半,但是呢,就有这么一点点保障,也要把老妈接到溧阳来,供养他的老妈。孟郊原来有一首诗说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呀,然后我借了一

部车,我来搬家嗯,装家具那家具也比车车还少,你想有多穷啊?这么穷!还得四处奔波。 还得不间断的参加科举考试应科举。你想想,如果的背后没有一个老妈妈的照顾支撑,那是根本难以想象。应该说每一位寒窗学子的背后啊,都有一份温暖而艰辛的母爱在支撑着你。

关于孟郊的母亲,我们所知甚少,但是只要有这一首诗,我们都永远地记住了,这位伟

大的母亲,我们知道她肯定会梦觉付出的太多,自己的儿子到了年近半百才考中了进士。 我们可以想象:每一次当孟郊离家,出去讨生活、出去考科举, 甚至是出去呢,跟人家借车, 跟人家借钱借粮食,不管他,每次出去干什么?当妈妈的都能盼着他早点平安回地来,可是也许每次出去不是十天半个月,可能就是半年,甚至是一年,怎么办?明明知道他不可能早点回来,但又盼他早点回来,只好祝愿他在路上平平安安的,所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啊,哎呀,当妈的就怕你不能及时的回家,在外头啊,气候变化多端呢,遇到了夏天怕你热到了,冬天怕你冷着了,这临行密密缝,针密密缝啊。那缝的不光是针脚啊,更缝进去


老妈妈的一份深深的疼爱,这就是细节的力量啊!细节让我们感动,让我们震撼,这份老妈妈的疼爱、宠爱、牵挂,对一生都穷困潦倒的孟郊那是多么珍贵。密密缝的可能是夏装,可能是冬装,也可能是秋衣,也可能是春衣。一年四季都少不了母亲的牵挂。

所以啊,苏东坡读了这首诗也非常的感动,因为他也是个大孝子,他写诗评价这首诗说孟郊的这首诗啊,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这诗是从肺腑心肝里写出来的、流出来的,写出来之后让读到它的每一个孩子都肝肠寸断,为什么肝肠寸断?感念母亲的大恩大德。 孟郊除了这首大家熟悉的《游子吟》之外,还写过一首诗叫作《游子》,也是写游子对母亲的这份爱,诗云“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这首诗的主题是萱草。这是萱草啊,又叫忘忧草,其实就是咱们很熟悉的黄花菜,在中国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如果说康乃馨是西方的母亲花,那萱草就是中国的母亲花。《诗经-伯兮》,这一篇里头说到“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说的也是,如果让母亲吃了这个萱草花也许就能暂时忘掉对孩子的思念,减轻对孩子的思念。古代的这个典籍里边说这个萱草啊,吃了之后让人感觉到很快乐啊,就忘掉了忧愁,所以,古时候游子要远行就会在房间的北堂种萱草,以减轻母亲对孩子的思念。所以,你看孟郊的这首《游子吟》, 妈妈手中的这个针线,我身上这件衣裳,她把她的思念缝进了针脚,是担心我归家的时期,总是那么晚。我怎么才能报答我母亲的恩德呀?这时要是从孩子的角度说,这是《游子吟》。那么刚才我说的又一首游子诗,那实际上是从妈妈的角度来写, 看到了房间北堂种的萱草,想到我的孩子正行走在天涯,我日日夜夜都在思念我的孩子。

所以我们说这首《游子吟》的确道尽了天下父母心,道尽了天下的父母对孩子的那样一份无私的爱,同时这首《游子吟》也道尽了天下的孩子们,特别是那些孝顺的子女们对于母亲的那样一份感恩之心,的确是天下第一等的表达母爱的好诗。我们最后呢,再把这首诗回顾一下。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34505d7ad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2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