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的角度分析日语使役被动态与汉语使役、被动形式

2023-01-10 14:5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翻译的角度分析日语使役被动态与汉语使役、被动形式》,欢迎阅读!
使役,汉语,日语,被动,角度

从翻译的角度分析日语使役被动态与汉语使役、被动形式

从翻译的角度分析日语使役被动态与汉语使役、被动形式

要:汉语中没有使役被动句式的存在,但是日语中使役被动句式却是日语语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翻译的角度对汉语和日语的使役被动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帮助汉语及日语学习者们更好的学习这两种语言。 关键词:汉语;日语;使役被动;语法标记;翻译 一、引言

使役被动态是日语动词活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日语使役被动句在翻译成汉语时,语中并没有可以相对应的使役被动句,所以翻译成汉语时,汉语就会用其他表达方式来对应。对于中国学习日语的学生来说,这个句式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而且句式结构变化复杂,使用时有需要特定场景,所以学习时常出现错误。而对日本留学生来讲,也有着同样的问题存在。当汉语用法与母语句式不相对应时,虽然语法错误会减少,但是仍然不利于理解和翻译。此考察日语使役被动句式的用法,对汉日两种语言句式产生的不对应原因进行深入探讨分析,也是对两国语言学习者有益处的。

二、日语使役被动态与汉语被动,使役形态

1日语拥有自己特殊的表达方式,使役被动态就是其中最让学习者难理解的地方。使役被动态指将使役态与被动态两者相结合,谓语动词由使役助动词+被动助动词所构成的表达方式。使役被动态有动词使役态未然形せらさせ后续表示被动的助动词られる构成。其中日语五段动词未然形后接せられる时,せら往往会约音为变成未然形+される的形式。

在日语使役被动句中,受动者B用在句首为(例1)主语,用在助词之前,施动者A作补语(例1“H”,用在格助词前,之后加谓语动词的使役被动态。用句式结构表示为:BAVさせられる|させる。 例(1:私は会社を辞める理由をHにさせられた。 父母硬要我说出辞职的理由。 2汉语中有被动态与使役态,却没有被动与使役相结合的形式。汉语中最为特殊的就是字句。日语运用动词后变形表示被动与使役,而汉语则用一个介词就可以表达被动,使役态则用介词使,叫,让来表达。 例:2)敌人被我们打败了。(被动) 3)这件事使他很不开心。(使役) 但是虽然汉语中没有使役被动句式,却也有对应的翻译方式,下面我们来看怎样用汉语翻译日语使役被动句式。

三、使役被动句式对应的汉语翻译

从翻译成汉语的角度讲,日语使役被动句式大致有三种类型,一种是使役+被动用法,第二种是可能+被动用法,第三种则是不被直译的自发用法。 1、被役用法对应汉语翻译

被役是指将使役和被动结合到一起的一个句式用法。由被动+使役的方式,表示于情势,我正在做不愿意做的事情。此时,主语为动作施行者,用「が/は」表示;使役方,用「に」表示;宾语仍用「を」表示。 首先看例句:


例(2WはにIい物に行かされます。 我被姐姐逼着去买东西。 3:太郎は社Lに会社を辞めさせられました。 太郎被社长逼迫辞掉了工作。

例句中明显表达了主语受到了一种被迫,受害或不情愿的心理,通常在汉语中我们会用迫使,被迫,逼迫,不得不这样做等表示被动意义的词汇来翻译这种被使役用法。这是一般的使役被动句。看起来比较明显,容易被学习者理解。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当动词后面出现「される」时一定要看前面的动词,前面的动词是五段动词时就是被役态,译成被迫当前面的动词是サ变动词时就是被动态,译成……” 2、可能性用法对应的汉语翻译

可能态与使役态的结合构成了另一种使役被动句式的翻译。由可能态+使役态构成,表可以让某人做某事的意思。此时被使役者用补语「に」表示,使役者用「が/は」表示;宾语仍用「を」表示。 例(4:のない日にも雨を降らせられますか。 没有云的天,也能(人工)降雨吗? 5:このものはらかいから、子供に食べさせられるよ。 这个东西很软,可以让孩子吃。 3、自发用法对应汉语翻译 自发态用于一种自然的情感,虽然本人没有主动这么做,却自然而然的生成了某种动作或现象。由自发态+使役态构成,表示使人自然而然的产生心理或生理活动。此时动作施行者为主语,用「は/が」表示;前面多用「に」表示原因。一般无须表示对象的补语「に」 6ゅくりなくまたそれを思い出させられたのは、小春の尽きるgにのない或る晚の事であった。

使我突然回想起这件事的是,小阳春过后不久的某一天晚上的事。 从例句的汉语翻译来看,自发的使役被动句多用于表达引起人的某种情感变化,而这种情感多不是人能够控制的。汉语中多翻译成:令人……,使……等。可以看出汉语用使役态对应了这种句式的翻译。

综上所述,虽然汉日语法中使役被动的表达方式不同,但是还是可以找到翻译的方法。是对于中日语言学习者来说,一定要扎实基础,了解中日语言表达方式,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才能做到把这个难点攻克。

四、汉语中使役、被动形式使用同形式的语法标记现象 虽然汉语中不存在使役被动句,但是存在被动形式与使役形式使用同形式的语法标记现象。 罗杰瑞认为汉语使役被动同形是受到阿尔泰语系的影响。罗杰瑞认为现在的北京话是在满族入主中原后发展而来的。满语是一种使役,被动标志同形的语言。北方汉语使役被动兼用很可能有阿尔泰语系背景。

现代汉语中,这个语法标记形式主要有”“ 例(7:我叫|让他搬家具。

这个句子中,是作为使役的标记出现的,表示主语支配另外对象去做某一件事情。 例(8:我叫|让他批评了。

这个句子中是作为被动的标记出现的。表示的是主语和谓语间的关系是被动状态。

这种表达方式在汉语中是作为口语来用的。书面语不用。并且,它只是作为一种语法标记形式出现,适用范围有限,这就区别于日语的使役被动句式,不能构成语法。 五、学习者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3467f56dd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3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