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读书》(冰心)阅读答案

2022-09-02 07:04: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忆读书》(冰心)阅读答案》,欢迎阅读!
冰心,答案,读书,阅读

忆读书(冰心)阅读答案 忆读书

14分)冰心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 出版的国

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予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定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 我听得津

津有味,什么“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 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 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咬咬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 越懂,虽

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 我只学过那个字一半部分。

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 读时,到

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把全书读到“分 久必合”的结局。 这同时,我看了母亲针线笸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 《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的, 可以随

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因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 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 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文言的。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 “官迫民反”的

《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一一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 了使我气愤填胸!一一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 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数目,勉勉强强地写满了一百零八人,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 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精忠说岳》并没有给我留下太大的印象,虽然岳飞是我从小就崇拜的最伟大的爱国 英雄。在

此顺便说一句,我酷爱古典诗词,但能够从头背到底的,只有岳武穆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那一首。还有就是李易安的《声声慢》,她那几个叠字:“寻寻觅觅,凄凄 惨惨戚戚……”写得十分动人,尤其是以“寻寻觅觅”起头,写尽了 “若有所失”的寥落 情绪。

到我十一岁时,回到故乡的福州,在我祖父的桌上看到林琴南老先生送给他的 《茶 花女遗

事》,使我对外国小说引起了广泛的兴趣,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 译文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人的人情世故。

《红楼梦》是我在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 林黛玉

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 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 读书是我

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 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内容把握:1、文章中作者写出读过哪些书?填空。(4分)

1

久就开始读书,七岁开始自己读《 者还读了《 》;接着又读了《 》;到作者十一岁时,又读了 》;作者十二三岁时,又读了 》。

2

书内容作者没有直接说出来,它们是岳飞的古诗词《 易安李清照的《 》,还有小说《

作者在识字不

》,同时作

》,

有一些读》,李 》。

2 “柳州风骨,长吉清才”仔细读一读文章,你一定会知道这里的“柳州”和“长吉”指 的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分) 3 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者读书的收获或体会。3 读《水浒传》

读《红楼梦》

读《茶花女》

文意探究:作者喜欢读书的原因是什么? 2分)

浮想联翩:读了本文后,你想到你读过的哪些书,体会是什么?请举两例。( 1

4 分)

2

答案

忆读书 14分)冰心 内容把握:1、文章中作者写出读过哪些书?填空。(4 分)

1作者在识字不久就开始读书,七岁开始自己读《三国演义 》,同时作者还读了《聊 斋志异》;接着又读了《 水浒传》,《荡寇志》;到作者十一岁时,又读了《 茶花 女遗事》;作者十二三岁时,又读了《 红楼梦》。


2有一些读书内容作者没有直接说出来,它们是岳飞的古诗词《 清照的《声声慢》,还有小说《 荡寇志》。

满江红》,李易安

2、“柳州风骨,长吉清才”仔细读一读文章,你一定会知道这里的“柳州”和“长吉”指

的是 柳宗元 、李贺。(1分) 3、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者读书的收获或体会。3 读《水浒传》 感受到一百零八人每个人的性格都极其生动

读《红楼梦》 刚开始厌烦,后来品尝到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读《茶花女》 知道了许多外国人的人情世故



文意探究:作者喜欢读书的原因是什么?

2分)

答:因为作者从读书中他学到了许多知识, 还得到了许多做人处世的大道理,是他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他感 到读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35dd88309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0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