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创业历程

2023-10-03 07:58:5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名人创业历程》,欢迎阅读!
历程,名人,创业

名人创业历程



普通人的逆袭:从下岗工到产值上亿的企业家

在中江,只要说起代明生,人们都不陌生,因为他的路灯杆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

大年初八,工人们还没有正式上班,代明生已出现在办公室,忙开了。

从最初在丝绸厂打工到后来下岗,再到白手起家创业,今年48岁的代明生已是德阳中江一家年产值上亿元企业的总经理。他说,当年创业最艰辛时都想放弃了,是一帮老伙计的支持让他挺了过来。直到现在,代明生还是喜欢没事时就泡在生产车间,“这样才能找到感觉,才会有发明创造、创新的冲动。”

1987年,刚满19岁的代明生来到中江县凯江丝绸厂,当上了机修工。这个踏实肯干的小伙子用5年时间,成长为技术科科长。

可天有不测风云,随着丝绸厂破产改制,代明生下岗了。他跟几个同事在外承包安装灯杆,看到了市场商机,于是琢磨着自己搞生产。

没有技术,代明生便到江苏丹阳一家灯杆厂打工,顺便“偷师学艺”。几个月后,他回到中江开始创业。买不起弯曲钢管的专业设备,他就用土办法来试验,最后发现用卷扬机拉弯很实用,且成本只有采用专业设备的十分之一。

有了产品,他们又四处找市场,最终在绵阳安县秀水镇赚到了第一桶金——差不多20万元。从秀水为起点,他们拿下了周边乡镇的灯杆弯臂业务,并由此一步步拓宽市场,走出省外、走向全国。

如今,代明生的企业年产值已上亿,其灯杆产业已发展到第四代。指着窗外的工地,代明生说,项目建成后,将年产集成式LED模组10万套、一体化LED节能照明产品10套。

代明生说,自己是踩着黄泥巴长大的农民,已习惯了生产车间的生活,“只要不在办公室,不跑业务,我就到车间和工友们一起烧电焊,琢磨创新的事儿。”

从机修工到下岗工人,再到年产值上亿元的企业家,代明生已实现了“普通人的逆袭”,可他依然喜欢走进生产车间钻研琢磨,如今公司已取得80多项专利,“在西南地区,有城市的地方就有我们的产品。”他说,只有在生产一线,才能把技术和产品结合起来,摸着电焊机切割机才能找到感觉,才会有发明创造、创新的冲动。 从当保安到85亿身价 这位东莞土豪还搞定了林志玲


东莞这个地方创造过无数奇迹,很多白手起家的人经过打拼成为巨富。之前我写过东莞上市公司易事特老板何思模的创业故事,引起几十万人的关注。今天介绍东莞另外一位富豪——郑耀南,20岁他只是沃尔玛的一名保安,如今41岁,在2021年胡润富豪榜上,他已经达到了85亿元身价。他是如何实现逆袭的?

1995年,郑耀南20岁,郑耀南从福建古田老家带了500块钱,跑到深圳。中专毕业的他,能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沃尔玛中国总部做保安,看门。就算是看门,他也很用心,他会留心记住每一个进出的人的名字,见面时能直接叫出来。由于他的认真,几个月后,他从大门保安调到卖场做保安。

这一调整,改变了郑耀南的人生路。很多人问,为什么他做保安做到了富豪了呢。在卖场做保安的时候,他并非只是看看小偷什么的,他利用上班时间,用心观察消费者买东西的习惯,观察销售员是怎样把东西推销出去的,研究超市是怎么管理商品的。 有一次,郑耀南知道一瓶小小的化妆品可以卖到300块的时候,他内心受到巨大的冲击,坚决改行做了销售,摸清门路的他,两年后辞职创业,凭借自己手头的2万多元,开了第一家化妆品店。一年后就开到了8家,赚得第一桶金。

有一天,郑耀南看到一个卖内衣的小摊,一件10元的内衣,一小时营业额竟然卖了差不多1000!他又坐不住了,觉得内衣市场有前景,创办了都市丽人风内衣公司,也就是现在满大街的都市丽人的前身。

2021年,他的公司都市丽人在香港上市,成为东莞凤岗镇第一家上市公司,2021胡润富豪榜,郑耀南85亿身价上榜。每年卖掉超过100亿的内衣。甚至不惜巨资请到了林志玲做形象代言人。

郑耀南说做生意要认识自己的长处在哪里,不要什么火什么赚钱就做什么,要经得起诱惑,他说:“我们这么多年只做一件事,只做内衣。在这过程中我经历了很多诱惑,比如房地产最好时机时有人告诉我,郑总,你有这么多的厂房和物业完全可以做房地产。当酒店业在东莞很好的时候,我没有做。因为我的能力不在这里,我的能力在内衣。” 现在很多人说实体店生意难做,但是都市丽人实体店却接近10000家了,每天还以新3家的速度在增加。郑耀南说:“很多人说实体不行,开店开不下去。我就想为什么你的店开不下去,为什么你的生意做不下去,是不是因为你不够关注,是不是因为你没有真正搞懂你所在行业的基本本质是什么?”

郑耀南也很有魄力,2021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很多人生意不好,于是收缩生意过冬。但是郑耀南却逆势扩张,郑耀南发现国内市场并没有真的受到很大影响,但是收购成本却低了很多。那一年,他只用原来一半的价钱就买了厂房,还收购了几家企业。

郑耀南的成功,与他身上这股钻研劲和勤奋分不开。如今郑耀南每年至少上课40天,每个月至少读一本书,每天晚上写日记。他身上随时带着一个本子,跟别人聊天时发现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374a15fce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3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