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MBA教育项目简介(1)

2023-03-11 14:41: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MBA教育项目简介(1)》,欢迎阅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简介,项目,教育

(武汉)MBA教育中心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MBA

一.学校简介

教育项目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是一所首批进入“211工程”的教育部直属多科性大学;是国家办有研究生院的大学之一;是一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人事部授权可自行审批增列博士生导师、自行审定教授任职资格的大学。学校以地球系统科学为特色,理、工、文、管、经、法、哲、教多学科协调发展,学科范围和研究领域涉及地质勘探、冶金、油气、煤炭、土地、珠宝、水利、环境保护、建筑、交通、化工等行业的技术和管理问题,是国家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之一。现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8个学科门类,涉及38个一级学科,36个博士点,118个硕士点,13个工程硕士学科领域,3个博士后流动站;中国科学院士9人,博士生导师241人,教授502人,副教授856人;各类实验室63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开放(重点)实验室及工程中心11个。学校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系(科)合并组建而成的北京地质学院,1960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重点院校,198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是现任总理温家宝同志的母校

20世纪80年代初开展管理教育以来,我校除全日制本科及研究生教育外,还注重与政府部门和工商企业的合作,长期不间断地举办各类领导干部、业经理、后备人才管理培训班,近十年共培训各类管理人员6000余人,平均每600余人,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和广泛的教育资源网络,MBA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学科基础与特色

目前,我校已建成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多层次的、MBA专业学位教育相关的学科基础平台。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土地资源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及自设的资源管理工程、资源产业经济二级学科博士点;拥有管理科学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理论经济、应用经济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及环境资源保护法学二级学科硕士点和工业工程专业领域、项目管理专业领域、管理科学与工程(高校教师系列)等学位硕士点;研究领域涉及地质勘探、冶金、油气、煤炭、土地、珠宝、水利、环境保护、建筑、交通、化工等行业的管理问题。 仅近五年来,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的与管理学经济学学科有关的科研项目300余项,涉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项目、国家863子项目、国际合作项目以及国家部委和企业合作项目,项目取得了众多代表性成果,并获得相应的各级别奖励。 三.师资队伍

经过长期的学科建设,尤其是近20多年的发展,我校管理学经济学学科现已形成一支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团结奋进的教师团队。现有教授32人、副教授65人、讲师78。其中,博士生导师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1人,在读博士67人,90%以上具有管理实践或企业研究经验。5年,已连续派出相关专业教师28人次赴美国斯坦福大学、美国Alfred大学、德国歌德大学和格廷根大学、英国东安哥拉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南澳大学、韩国汉城大学、波兰华沙商学院、泰国亚洲理工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国外高校及香港大学、台湾成

1/3


(武汉)MBA教育中心

功大学访问或进修学习。

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与合作,优化教学和科研资源,注重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外,我校还非常重视校外资源的积累和共享。学校采取特聘、兼职、客座、讲座等多种方式,聘请了国内外知名教授、企业家等30多人。MBA教育师资结构的优化提供了保障。 四.学术交流

依托学科实力,我校在管理学经济学学科已形成多个学术交流平台。如每年定期举行的“武汉电子商务国际学术会议”,平均每届参会人数达300余人,涉及近20个国家或地区的100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及相关国际组织包括联合国、WTO的官员,会议论文被ISTP全文收录;每年定期举行的“全国资源环境经济论坛”,平均每届参会人数达到150人,先后有100多位国内高校及研究机构的著名专家学者与会报告,会议论文公开出版;连续3年举办的“华中地区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中英研讨会”总人数达300余人;20065月,与美国管理学院联合会(AACSB)联合,成功地举办了首届“中外商学院院长论坛”,与会的国内外30多位商学院院长、专家就“中国管理教育发展”的主题,展开了广泛的交流与讨论,该论坛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学部的支持。此外,我校管理学院与美国Alfred大学商学院建立了姊妹学院关系,并与美国布莱恩特大学、亚洲理工大学等国外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同时,许多教师还加入各种学术组织,担任了较重要的职务,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会议。这将成为我院MAB教育学术交流的良好平台 五.教学风格

“注重基础、强化实践、追踪前沿、不断创新”

我校MBA教育中将继续秉承工商管理教学 “注重基础、强化实践、追踪前沿、不断创新”的教育理念和“理论与案例”相融合式的教学风格,注重应用长期教学实践中探索出独具特色的“觅食式”、“权变式”教学法和“严+良”教学管理模式。

案例教学与英语教学特色

2001年起率先在中国高校进行工商管理专业全程英语化教学试点,与中外一流大学合作,顺应了世界管理教育的发展要求,成为我校培养国际型、高素质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全程英语化教学积累的案例与英语教学经验以及中外师资队伍将为我校MBA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校企合作,打造实践与就业平台

一贯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与合作,优化教学和科研资源,重视校外资源的积累和共享。采取特聘、兼职、客座、讲座等多种方式,聘请了国内外知名教授、企业家等30多人,优化了师资结构。与国内重要的资源管理型企业进行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进行核心课程的“课堂授课与企业见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为我校MBA教育打造实践与就业平台。 六.课程和方向设置

2/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3930a6427d3240c8447efe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