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科学营林的具体措施

2022-07-12 08:34: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防灾减灾科学营林的具体措施》,欢迎阅读!
营林,减灾,防灾,具体,措施

防灾减灾科学营林的具体措施

摘要:当前,营林工作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到了我国林业的正常发展,因为森林资源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所以也容易出现一些灾害,针对这样的问题,必须要采取有效的对策对其予以控制。 关键词:林木;灾害;病虫鼠害;防治;减灾措施;科学营林

营林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同时其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很多人共同来完成,保证营林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灾和减灾,只有这样,其才能更好的保证我国的营林工作质量能够得到良好的保障,以下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对防灾减灾科学营林的具体措施进行简要的分析。 1、林木雨雪冰冻灾害的分析与防治

天然林抗击的雨雪和冰冻灾害的能力相对较强,但是人工林抗击这些灾害的能力却是十分有限的,尤其是纯种的人工林受灾的程度更加的严重,在这一过程中也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经济方面的损失。在以往的营林工作中,比较多的是杉木纯林,在初期,其种植过密,对树木不能及时的进行抚育处理,维护木在生长的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多的阳光,冠幅并不是很百搭,这样也就使得树木的高度、径的长度和冠的比例处于明显的失衡状态,树梢木质化的水平并不是非常高。如果树冠上的积雪达到一定厚度的时候,树木之间就会产生非常严重的相互挤压,所以树梢就非常容易出现折断的现象。

调查发现针叶树在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方面比较强,人工林受灾的程度非常的严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营林的过程中并没有按照适地的原则对树木的品种进行合理的筛选,在树种选择的过程中通常比较重视的是经济上的性能,但是实际上忽略了其自身对气象灾害的抗击能力,对树木自身所具备的形态特点也不是十分的重视,在营林的过程中过分重视经济效益,忽视了生态效益。

从调查当中我们可以充分的意识到混交林对雨雪冰冻灾害的抵抗能力非常强,但是人工林对并对灾害没有很好的抵御能力,在这一点上,针叶纯林体现的尤其的明显,森林在这一过程中经营的状况非常好,森林资源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够抗击冰冻的灾害,但是如果是经营质量不好的森林,无论是天然林还是人工林,因为其密度太大,所以树木自身的生长态势并不是非常好,冠幅并不是非常大,木质化程度达不到要求,容易出现折梢的情况。 2、林木病虫鼠害的防治 2.1做好森林病虫鼠害调查

在实际的工作中应该对森林病虫鼠害进行仔细严格的调查,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去了解鼠害的具体结构和组成,同时还能及时的知道森林病虫害自身的变化情况,对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样也为森林病虫害的预测提供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此外还要在工作中重视森林病虫鼠的数量、分布以及对林木损害情况的分析工作。 2.2营造混交林

在营林设计的过程中,树种的搭配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主要种植一些速生丰产林,针阔混交、灌灌混交和灌木混交要相互结合,同时还不能营造单一的纯种林,在实际的工作中还要对林分和树种自身的结构进行有效的优化,保持合理的种植密度,施用一些次生林木防止地下鼠病害的蔓延,如果造林之前就出现了病害,一定要对这一部分的森林连根拔起,在鼠害比较严重的区域,可以种植一些灌木,在灌木种植结束之后,再种植一定数量的乔木,这样


就可以有效的减少鼠害的不良影响。 2.3加植厌食树种

加植厌食树种是指在造林设计时要栽种一些害鼠不喜欢啃食的、适合当地生长的树种,以减少害鼠对林木的啃食。例如,在西北地区可以加植沙棘、柠条等害鼠厌食的树种;在东北大林姬鼠、棕背鼠平、红背鼠平等占优势的地区要多营造落叶松,在东方田鼠和东北鼢鼠等占优势的地区要多营造樟子松。 2.4抓住科学、合理、有效防治措施

根据林木生长状况、危害程度及症状,正确鉴定森林病虫种类,掌握其生物特性及在不同环境中的生长规律,抓住最佳防治时机,制定科学合理的综合有效的防治措施,以达到最佳治理效果。同时把森林病虫鼠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2.5天敌防治法

结合其他防治措施,利用自然界中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线虫、蜘蛛、食虫鸟以及其它食虫动物等有益生物来控制病虫害。此措施对维持生态平衡,对森林病虫害有长期抑制作用。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6生物及仿生物药剂防治森林病虫鼠

建设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避免化学防治带来的环境污染,大力提倡无公害防治。防治时选择生物药剂和仿生药剂进行森林病虫鼠的除治,是实现林业生态文明的重要步骤。

3、林木的防灾减灾措施

自然灾害不可避免,人类能够做的只是如何利用自然为人类造福,一是加强科学预测提前预警做好防范措施,将灾害降低到最低程度,二是科学营造林,这是防灾减灾重要措施之一。受灾林地清理包括受灾林木清理和造林与更新方案。要遵循林业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分类实施,不搞一刀切,注重林木清理与科学经营、自然恢复与人工恢复相结合,扎实推进林业灾后恢复重建。清理林地不能随意清除现有植被,要强调现有植被和目的树种的保护和利用,对断梢严重林分,针叶树仍有56盘枝条的或阔叶树潜伏芽萌发能力较强的树种,以及每亩有5O60株正常树木的林分不宜全面伐除,应只清除折断和翻桩树木,以防止造成人为对生态环境破坏。同时应及时补植与立地条件和环境相适应的树种,以利于形成异龄复层林早日发挥生态功能。对折断倒伏严重无培育前途的林分应及时全部伐除及时更新造林。 调查发现,片林受灾程度大于行道林及孤立木,密植片林大于疏植片林。可见合理的林分密度,既是提高林分生产力的需要,也是防灾的需要。林分初植密度过大,虽可提前郁闭,但树势弱,木质化程度低,冠、径、根系生长比例失调,抗灾能力差。进行合理的树种混交搭配,尽量避免营造纯林。混交林不仅能够提高防雨雪冰冻灾害能力,还能有效提高防病虫害、防火功能。营造混交林要做到针阔、乔灌、落叶常绿的有机搭配。其次要强调栽植点的配置方式,提倡采用二三角形或梅花型方式,使林木形成较均匀树冠。本次灾害中,林缘、沟边等边际林木倒伏或腰折主因就是树木偏冠,雪压承载力不匀所致。大力提倡营造异龄复层林,提高林分稳定性。 4、结语

积极推行近自然森林经营方法,对现有林分,尤其是残次、低产低效天然林,要引入现代林业生态学理念,遵循森林生物群落演替规律,减少人为干预,发挥森林自身生态功能,采取补植、封育、定向培育、天然或人工促进天然萌芽


更新等森林经营技术措施,引导和促进林地向异龄林,复层林、混交林方向发展,形成稳定的、复杂的、更高级的森林生物群落,降低森林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益,实现传统经营方式向现代林业可持续森林经营方向的转变。 参考文献:

[1]王保国.浅谈科学营林及防灾减灾的管理措施[J].民营科技.201311 [2]田景维.浅谈科学营林及防灾减灾的管理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305 [3]胡云云.我国森林资源结构变化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14S0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3cfb58f12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c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