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2023-11-08 07:40: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最好的告别》读后感》,欢迎阅读!
读后感,告别,最好,最新

【最新】《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在这个时间点上看了Being Mortal(最好的告别)这本书.阿图.葛文德作为一个外科医生,同时也是患者的家属,亲眼目睹了众多病人,也包括自己的父亲由生病到离开的过程.他婉婉道来美国养老行业的发展和变化,并与印度传统的方式进行比较.

美国从疗养院渐渐发展过来,目前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养老体系和临终医疗体.这些国人目前还无法享受到的福利和服务,在阿图.葛文德眼里是有众多弊病,也正是他这样的人在不断促进着这个行业的发展.我们需要真正的去了解老人还有临终病人需要的是什么,什么对他们来说是重要的.

国内并非没有启动养老产业,就拿养老地产来说,多家地产商和保险商已经在布.但目前这些企业行为的养老地产无一例外的是针对高端人群.对于普通人群来说,老人们往往是倾其所有才能给子女凑够买房的钱,微薄的退休金根本无法支付目前商业的养老社区费用.人口结构也是绕不过去的一个问题,如果一个社会从事生产.经济发展.教育下一代的人口都不够,很难对养老行业投入太多的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至少要先重视这个问题,需要大家群策群力.由于巨大的人口数量,中国需要的解决方案可能会与美国有较大的差别,多多借鉴他人的经验也有助于我们少走弯路.

在我看来,至少善终服务(Hospice services),也叫做临终关怀,是一个有益的方向.虽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能够节省大量的医疗和社会资源,并让更多的老人在生命的末期有更高的生活质量,在离去的时候更有尊严.据我自身的了解,前少有医生和护士愿意从事这个方面的工作,既没有很高的收入,也不受重视,多医院的老年科只是一个摆设,这样的状况必然不应该持续下去.




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可能也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改变,当子女没有时间照顾老人,而老人又无法自理时,现实会推动着观念的改变.养老社区在中国如何发展,如何才能够既保证了老人的需求,让大部分人能够负担得起,又让运营企业能够盈利,可能还需要政府的一些支持,比如说在土地资源上的优惠或者额外的补助.

医生拥有目前这种”起死回生”的能力的时间并不是太长,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医生很多时候只能够安慰患者,大多数的死亡还都发生在家中.人类不过在医学技术上向前迈了小小的一步,却从未停止对于永生的追求,前段时间还看到女作家冷冻遗体50年这样的新闻.人类创造出来上帝,仿佛就是要给自己一个追求的目标似的.我们不过是凡人,确总是想要逃避这个事实.

生存和生活就像是一个人的两条腿,我们先迈出”生存”这条腿,接下来要做的不是继续把”生存”这条腿往前挪,而是让”生活”这条腿也跟上.在我临终之,想要的绝对不是带着各种插管多活上一天.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3ea81ccfe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0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