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拜之交的八个典故

2024-03-22 01:34:3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八拜之交的八个典故》,欢迎阅读!
八拜之交,典故

八拜之交的八个典故

1、管鲍之交

春秋时代,管仲和鲍叔牙是一对好朋友。后来齐国君主死后,管仲辅佐公子纠,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都准备争夺齐国的君主宝座,而且管仲还一度用箭射中过公子小白,后来是公子小白诈死,然后在鲍叔牙的带领下日夜兼程回到齐国做了君主——也就是齐桓公。

齐桓公想报一箭之仇,杀管仲,但是鲍叔牙阻止不说,还劝说齐桓公封管仲做相国——齐桓公惊讶:寡人打算封你当相国,如果管仲当了,你做啥?但鲍叔牙还是推举管仲。一方面,鲍叔牙是出于对国家利益考虑,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友情——毕竟,不嫉贤妒能已经难得,而把唾手可得的相国宝座让给朋友,更难得。

2、知音之交

说的是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俞伯牙是春秋时代著名的琴师,他的琴意,唯独钟子期能听懂,后来钟子期死后,俞伯牙把琴摔了,以后不弹了,因为知音没了,继续弹琴有什么意思?

3、刎颈之交

指的是战国时代的廉颇和蔺相如。蔺相如“完璧归赵”,得到赵王赏识,起廉颇不满,而蔺相如处处忍让,后来表示:自己忍让廉颇不是怕廉颇,而是担心赵国将相内斗,让秦人有机可乘,廉颇虽然是武将,也只是一时看不开,但绝对是深明大义之人,他听说蔺相如的心意以后,也深深惭愧,最终上门负荆请罪,并和蔺相如成了好朋友;

4、舍命之交


传说战国末年,左伯桃和羊角哀一起去楚国求官,在路上,遭遇暴雪,而他俩衣食不足,很可能在路上冻死、饿死,为此,羊角哀把自己的衣服、食物让给了左伯桃。左伯桃后来在楚王那里做了大官,夜间梦见羊角哀,说自己在阴间被荆轲欺负,于是为了帮助羊角哀不受荆轲欺负,左伯桃自杀,和羊角哀一起大战荆轲,据说把荆轲打的烟消云散;

5、胶漆之交

指的是东汉时期的陈重和雷义,他俩是一对好朋友,一同做官,一同被罢官,后来也都是在当官任期内去世——可谓志趣相投。

6、鸡黍之交

指的是东汉时期的张劭和范式。范式和张劭约定:两年后的某日,范会去张的家里做客,因此那一天,张劭让他的母亲准备好“鸡黍”,用来款待范式。张劭的母亲说:这都过去两年了,估计人家随口一说,你还当真了。但张劭坚持这样,果然,不一会儿,范式如约而至。这其实体现着一种信任。后来张劭得了病,临终前还念念不忘范式,并且死后给范式托梦,而范式也果然从千里之外来奔丧。

7、忘年之交

指的是东汉末年的孔融和祢衡。他俩年龄差很大,祢衡称孔融是孔子再世,孔融称祢衡是颜回重生。后来祢衡击鼓骂曹,惹恼了曹操,被曹操打发到别人那里借故杀死,而有人向曹操告发:祢衡那老小子骂你,全是孔融指使的(其实也难保不是),结果,孔融也把命赔进去了。

8、生死之交

不求同生,但求同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一起打天下,义字为先——这就是著名的“桃园结义”。刘备、张飞和关羽三人在桃园结为生死之交。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41e730829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6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