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二首—卖炭翁》教学设计

2023-01-04 18:16: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二首—卖炭翁》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二首,下册,教学设计,人教,唐诗

卖炭翁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卖炭翁》是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十四课的第二首诗歌。是本册教材的收关一课,从诗歌内容、诗歌的情感到诗歌的语言都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因此在教材中十分重要的地位。《卖炭翁》讲述了卖炭老人惨遭宫使强取豪夺的故事,揭露了“宫市”的掠夺本质,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同时诗歌运用了生动形象的人物描写,语言精炼,含义深刻,表意深远,灵活运用了对比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如能有效地挖掘诗歌的教学点,并呈现给学生,会帮助学生在学习古诗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顺畅。

学情分析:

八年级同学有一定学习能力,在学习古诗方面也有一定基础。尤其是本册教材所选《诗经》的篇目较多,为学习本诗歌奠定了基础。学生能通过多次诵读,领会诗歌内容,通过疏通诗意,通过交流讨论能分析出诗歌的蕴含的感情和语言的精妙之处,所以学生学习《卖炭翁》的难度不大。教师需要在写作背景上多加渲染,这样会使学生学习起来更容易一些。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白居易的相关知识。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并背诵诗歌。

3、品析诗歌语言,掌握卖炭翁的人物形象,从而理解文章的主旨。(重点) 4、感受诗人对卖炭翁的同情,以及对“宫市”剥削本质的憎恶。(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在黑板上书写“市”并问同学们认识这个字吗?那么在古文中它有哪些含义呢?同学回答木兰诗中的句子“东市买骏马”的市是“市场” 的意识,在愿为市鞍马中市就是买的意思。教师在市前边加上“宫”字让学生猜猜宫市是什么意识,在古代皇权至上的社会里,宫里人买东西时会不会有不公平的现象发生呢?今天我们就随着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一同去感悟那个不公平甚至罪恶的时代吧。板书课题,交代学习目标。 资料助读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太原人,唐代诗人。他是继杜甫之后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写作背景:

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元和初年,这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他对宫市十分了解,对人民又饱含深切的同情,所以写出了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 “宫市”的“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皇宫所需的物品,本来由官吏采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抓了过去,常有


数十百人分布在长安东西两市及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明为“宫市”,实际上是一种公开的掠夺。

过渡语言:在了解了作者及背景后,我们来看一看卖炭翁的庐山真面目,读原文录音,注意字音,节奏及感情。 诵读诗歌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解决字词

bìn niǎn zhé jì chì chì jiāng jì 指导学生朗读诗歌 学生自读

指名读 学生推荐读诗歌,其他学生适度评价 翻译诗歌

过渡语言:要想真正学懂诗歌,先要弄懂诗意,那就请同学们结合书旁边的注释疏通诗歌。

1、学生自己翻译 后小组合作, 2、提出疑问 解答疑问。

3、最后由一个同学翻译全诗。 感悟内容

过渡语言:那么诗歌究竟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感悟诗歌内容。

1、诗歌出现了哪些人?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卖炭翁和宫使)

2、诗歌围绕卖炭翁卖炭,写了哪几件事?(烧炭、运炭和失炭 并写板书) 体悟情感白板出示问题

1、诗人是带着哪种情感来写卖炭翁的?(从原诗中找出来)(可怜) 2、卖炭翁真的可怜吗?请找出相关的句子加以分析。(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进行分析总体来说是同情,写上板书,提问卖炭翁代表这贫苦的百姓) 3诗人对宫使持什么样的态度?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学习找出相关的句子,学生能很快感知到诗人对宫使的憎恶,就势引导宫使代表的是统治者,深入挖掘宫市的罪恶,完成相应的板书) 品析语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448c88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0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