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李煜原文及翻译

2023-01-10 07:08: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浪淘沙李煜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李煜,浪淘沙,原文,翻译

浪淘沙李煜原文及翻译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注释:

潺潺:形容雨声。 阑珊:衰残。一作将阑

罗衾:绸被子。不耐:受不了。一作不暖 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一晌:一会儿,片刻。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翻译:

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娱欢。

独自一人在暮色苍茫时依靠画栏,遥望辽阔无边的旧日江山。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了,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赏析:

李煜的这首《浪淘沙》以倒叙的手法先写梦酲后的环境和感受,然后写梦境。不过我们可以把《浪淘沙》的上片看作是同一时空中叠映的室内室外两组镜头。室外春雨淅沥,本来就短暂的春光即将在风雨的摧残之下丧失。昏暗的外景更衬托出春意将阑时的悲凉冷清。室内五更时分,主人公一梦醒来,耳昕帘外春雨,身觉寒意逼人。,似嫌重复,其实各有侧重。不暖,是写罗衾的单薄,反映生括处境的可怜。而字,是侧重表现李煜心理的凄凉悲苦。在现实生活中,时时都处在高度的压抑,禁锢、恐惧、屈辱、悲伤的状


态,只能在梦中一晌贪欢,他怎能不绝望,不心灰意冷!

《浪淘沙》下片写天亮后情景。长夜难熬,白天是否好过一些?长年软禁孤室,想登楼远眺,散散心思。独自莫凭栏,是先有凭栏远眺的愿望,后又自我还定。独自凭栏,没有了当年游上苑时车如流水马如龙的喧哗热闹,也没有了花月正春风的良辰美景,更看不到无限美好的故国江山,只能更添孤独而已。字,用得坚决,用得伤心。别时容易见时难淡淡的语肓中包含了无比丰富的人生感受,意蕴远比李商隐《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要复杂得多。 李煜的诗是指男女恋人之间因受外力的掣肘而难以随时相见,怨愤,但不失望。而李煜这里是指江山的丧失和故国的分离。江山一失,永难回归,其中包含着悔恨,无奈和绝望。 《浪淘沙》末尾以流水,落花,春去三个流逝不复返的意象,进一步表现出李煜对人生的绝望。天上人间是天堂与地狱,欢乐与痛苦对立的两极世界,也是李煜过去与现在生活境况,心态情感的写照。

《浪淘沙》全词以春雨开篇,以春雨中落花结束,首尾照应,结构完整,意境浑成。当代词学大师唐圭璋先生曾在《李后主评传》中说此首一片血肉模糊之词,惨淡已极。深更三夜的啼鹃,巫峡两岸的猿啸,怕没有这样哀罢。后来词人,或刻意音律,或卖弄典故,或堆垛色彩,像后主这样纯任性是的作品,真是万中无一 【李煜简介】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宋开宝七(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同年十月,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太平兴国三年(978)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

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国亡后在日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4510e4ec5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d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