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我国老年人数字鸿沟现状、成因及应对之策。

2023-03-25 18:30: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试分析我国老年人数字鸿沟现状、成因及应对之策。》,欢迎阅读!
鸿沟,成因,老年人,应对,现状

试分析我国老年人数字鸿沟现状、成因及应对之策。 答:一、现状。

数字鸿沟指由不同性别、年龄、收入、阶层的人在接近、使用新信息技术的机会与能力上的差异造成不平等进一步扩大的状况。其本质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数字信息、通信技术在普及和应用方面的不平衡现象。在接触互联网和使用互联网过程中,对青年一代来非常简单的小事,却成为老年群体的“拦路虎”例如,银行排队时不会使用机器预约叫号;外出打车不会使用打车软件,淋着雨站在马路边上;智能家电功能操作复杂,成了无用的摆设;医院看病不会网上预约,专家门诊基本没戏,好容易到了医院,还被告知必须出示预约者本人手机。生活中这些“难事”构成了老年群在数字化时代最真实的生活场景。

二、成因分析。

老年人的数字鸿沟,有技术问题,也有社会问题,分析如下: 1、老年群体整体触网能力相对较弱。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浪潮下,老年群体整体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相对较差,又受制于趋于保守的心理,其在使用、接受互联网信息方面的能力都远远弱于年轻人。

2、大部分数字媒体产品在内容设置的时候往往会忽视老年人的使用需求和使用习惯,较小的图标和文字、繁琐的操作环节等问题也增加了老年人触网的难度。

1


3、数字化时代的媒介产品尤其是新媒介产品更多的是偏年轻化语态的表达,这就使得老年群体在接收信息并进行解码时,产生难以避免的理解偏差,进而降低其对数字化产品服务的体验感。

4、资本的逐利本性,浪作为互联网信息接触和使用的中坚,一直以来都颇受趋利的各企业、商业机构的追捧。而老年群体则是被遗忘的角落。

三、对策。

面对中国银发族的数字鸿沟困境,需要家庭、社会多方关注,共同探寻应对之策,助力他们适应数字化时代并共享科技步硕果。

1、多方发力,为老年群体提供触网保障。要想提升老年群体整体触网能力,家庭的作用无可替代。要大力提倡家庭的代际支持和数字反哺。年轻人特别是子女,在与老年人相处时,要少当“低头族”,多帮老年人学习使用新设备和新技术。相关社会机构和公益组织也应伸出援手,引入专业技术服务。

2、加强技术层面的改进。老年人在听力、视力、记忆力等方面有其特殊之处,媒介产品在迎合年轻受众的同时应更多的关照老年群体的诉求,加强老年友好型的产品设计。

3、社会治理须更加精细化,避免全盘数字化。政府在顶层设计与决策时,要避免一刀切和全盘数字化,加强精细化和差异化管理,完善治理体系的建设。例如,在涉及民生的公共服务场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47e83b675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a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