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七情六欲,五花八门,三姑六婆,九老十八匠

2023-03-17 12:09: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七情六欲,五花八门,三姑六婆,九老十八匠》,欢迎阅读!
五行八作,三姑六婆,三教九流,七情六欲,五花八门

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七情六欲,五花八门,三姑六婆,九老

十八匠

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七情六欲,五花八门,三姑六婆,九老十八匠

三教九流

我们习惯上把人物复杂多样,各种各样的都有,叫做 “三教九流” “三教”指的是:儒教、释教、道教。

“九流”又分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 上九流”: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

中九流”:举子、医生、相命、丹青(卖画人)、书生、琴棋、僧、道、 尼。

下九流”:师爷、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时妖(巫婆及拐骗)、盗、窃、娼。

【到了后来又有“不入流”,意思是指思想、言谈等不着边际,档次低下,有些像骂人“不是人”的意思。属贬义。 另外还有不时髦。或者不符合场合的语言装束的意思】

五行八作

“五行八作”是民间泛指各行各业的传统俗称,源起南宋。钱行、粮行、丝行、布行、杂货行,铜器、木器、丝绸、浆麻、腿带、首饰、毡帽、剪锁等,是传统意义具体的“五行八作”。

当时市肆各种行业分别称为“团”、“行”、“市”、“作分”等。 “团、行、市”多为商业, “作分”则是工役之人的小手工业。元、明、清至民国,这种“行”、“市”、“作分”(作坊),各行各业仍沿用。

七情六欲

七情六欲是指人们与生俱来的一些心理反应。不同的学术、门派、宗教对七情六欲的定义稍有不同。但是所有的说法都承认七情六欲是不可避免的。


佛家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佛家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由此有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 儒家的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 医家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七情六欲的现代理解:七情六欲,乃人之本能。这世上的每一个正常的人,都有七情六欲。

七情,即七种情绪:喜怒哀惧爱恨怜。

六欲,即六种欲望:求生欲、求知欲、表达欲、表现欲、舒适欲、情欲。

人的所有情绪,都可归纳为上述七情。人的所有欲望,都可归纳或分解为上述六欲。

七情:(1)喜,即快乐、愉悦。(2)怒,即发怒、气愤。(3哀,即忧伤、悲痛。(4)惧,即害怕、担忧。5)爱,即喜欢、钟情。6)恨,即讨厌、憎恨。(7)怜,即怜悯,同情。

五花八门

“五花八门”原指“五花阵”与“八门阵”,是古代军事名称,现在一般比作

各行各业的隐语。 “五花”:

金菊花:比喻卖茶的女人。 木棉花:比喻上街为人治病的郎中。

水仙花:比喻酒楼上的歌女。 火棘花:比喻玩杂技的人。

土牛花:比喻一些挑夫。 “八门:

一门巾:算命、占卦 二门皮:卖草药的。 三门彩:变戏法的。 四门挂:江湖卖艺的。

五门平:说书评弹的。 六门团:街头卖唱的。 七门调:搭蓬扎纸的。 八门聊:高台唱戏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4bc280228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6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