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教学设计

2022-08-20 02:06: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影子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教学设计,影子

影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影、前、后、黑、左、右”等生字。2.会写“我”字。 3、能正确朗读课文,体会我对影子的喜爱之情,理解人与影子形影不离的特点。

重点:识字和朗读难点:体会影子为我们带来的乐趣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作业纸一张 过程: .导入

1.同学们,咱们先一起来玩个猜字游戏,请你猜猜它是什么字?(出示日、水的甲骨文)。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看来难不倒大家,我得来个难度大一点的,猜猜这个是什么字?(出示京的甲骨文)猜不着,我给点提示吧,这是“京”字,这个字在古代表示高大的亭台,这个你没猜出来吧。

3.没关系,我们继续看,你看到什么?(出示太阳照着亭台,留下了影子),你猜出什么字了吗?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太阳是“日”,亭台是“京”,影子,我们用三撇儿表示,这就组成了这个“影”字。影是合体字,左右结构。三撇儿是它的偏旁。而且它是后鼻音。跟我读影,左右结构三撇儿。

4.那么为什么会有影子产生?(不透明的物体遮住了光)

说得真好,这么说来,如果我们用手遮住光,这就会产生――手影如果是树遮住了光,那就是――树影。

如果是身体阻挡了阳光就成了――身影人影?那还有哪些影呢? 影子多种多样,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新课文《影子》。(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不会读的字可以圈出来,借助拼音拼一拼,实在有困难的可以问问同学和老师。

2、同学们读完一遍了吗?你有什么字不会读!


都会了,就先请一个孩子来试着读一读这首儿歌。 3、随机正音:影前后黑左右他好狗跟陪 三、新授内容

影子这篇课文分为两个自然段,咱们先来看第一自然段,大家自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问题:课文中的影子是什么样的?

1.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为什么一会儿在你前面,一会儿在你后面,它是怎么做到的(由于阳光在后面,影子就在前面,阳光在前面,影子就在后面。)

说得真好,一起跟老师读一读这一句:影子在前,影子在后。 2.影子常常跟着我?什么时候影子跟着我?

(早上太阳出来,影子什么样子?中午阳光下,影子短了,傍晚影子又变长了)。

晚上有影子吗?(月光下,路灯下,都有影子)

影子白天也跟着晚上也跟着,这就是常常的意思。大家一起跟老师读一遍,影子真的是常常(重读)跟着我。学生跟读这句话。

3.影子就像小黑狗这里还把影子比做了什么?

大家看,黑狗,这两个字笔画数有点多,大家怎么记住这两个字呢? (黑字上面两点就像小狗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她有四只小脚,好像在说小主人,我想永远跟着你。)我们给黑组个词。

(狗的右边是我们曾经认识过的一个句子的“句“字。左边是个反犬旁,好多动物的名字都带有这个反犬旁,一起读狗,左右结构反犬旁,右边是个”句“)

那么影子为什么像小黑狗呢?a影子是黑色的`b影子不离开我,跟着我。 大家想小黑狗会跟主人做什么呢?同学们,黑狗跟主人一起玩耍,一直跟在主人身后的这个画面,就像黑板上的女孩和地上的背影一直不分离,咱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那就是形影不离。影代表什么,形代表什么?

影子就像小黑狗真可爱,你们喜欢这条小黑狗吗?能带上喜欢的语气,读一读这一句:就像一条小黑狗。生跟读。

谁能连起来读一读这一段话?(两生)评价,再全班读。


6,、最后我们来写一个“我” 四、拓展。

咱们在我在课后的时候玩一下踩影子的游戏,看看踩不踩得到别人的影子。 教学反思:

《影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生字“影、前、后、黑、左、右”等生字;会写“我”字;能正确朗读课文,体会我对影子的喜爱之情,理解人与影子形影不离的特点。

学习生字;细读课文,理解人与影子形影不离的特点;学写“我”字,理解字义。本课以课题为突破口,通过语言和画面创设情境,以游戏的形式引起学生兴趣,一步步学习“影”字。在学习生字时,主要学习“前后左右”四个字,学生从中了解反义词的概念,并有所拓展。细读课文的环节,以第一段为主,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到“影子是怎样的”相关句子,逐句分析,渐渐体会人与影子形影不离的特点。最后再学写“我”字,了解“我”左小右大的特点。 我作为新教师,虽然经过多次试教,但第一次上公开课,还是有些紧张。在教学过程中,我因为过于注重教案每个环节的实施,忽视了学生对课文的吸收情况,在教授时就会略过学生自身的反馈,如在让学生猜字环节中,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没有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说出自己为何会猜出字,又如在引导学生猜“形影不离”的成语时,即使学生没有猜对,而是有其他想法时,也没有留出更多时间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是马上就说出“形影不离”,给学生思考与回答的时间缩短了,以至于留出很多时间在写字上。总的来说,在教学时,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而不是只关注教案本身,一堂好课最主要的还是要让学生充分表达,而我还没有完全做到这点,今后还需不断努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4be0d2632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b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