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化石教案

2022-04-13 00:20: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恐龙化石教案》,欢迎阅读!
化石,恐龙,教案

恐龙化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体验恐龙化石的挖掘过程,帮助儿童认识恐龙并了解恐龙出现的三个时期 2、能力目标

在实验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验的能力 3、思维目标

通过以上两点提升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恐龙化石的形成

2、教学难点:体验挖掘恐龙化石的过程 三、 教学设计:

通过观察实验一设计导入本课→首先要观察骨头的特征。在通过观察实验二认识恐龙了解恐龙的分类,以及恐龙出现的三个时期→接下来了解研究恐龙的方法,认识恐龙化石的形成,及考古知识。

四、教学方法:

演示、观察、分析式教学

五、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器材 工具 恐龙化石成品

材料 恐龙化石套件

学生器材 工具 报纸一张

材料

恐龙化石套件



六、教学过程:

1、复习前课 2、上课流程:

1)课程兴趣点: 恐龙是什么时候灭亡的?恐龙化石是怎样形成的? 2)引导质疑:

第一步:通过自己亲手制作的骨头化石,来研究化石形成的原因,目的让学生了解化石的形成以及骨头的特征。

第二步:让学生观察不同类恐龙的图片吗,让学生了解恐龙的形态特征,并可以区分不同类恐龙的特征。

第三步:观察恐龙生活的三个不同时期,分别了解三个时期出现过哪些恐龙,并了解恐龙的灭绝时期。

探究验证过程:

通过展示不同的恐龙的图片,让学生认识不同类型恐龙的形态特征。 演示实验1要求每个孩子回到家里自己可以动手制作化石。

取一个小瓶子装些土,将吃过的鸡骨头、猪骨头埋在准备好的土壤里,待土壤风干后,察骨头的特征。

演示实验2观察恐龙模型及恐龙图片,找出不同恐龙的形态特征。 用透明的杯子做一个同样结构的玩偶,把电池和马达同时放在杯子壁的一边,观察其旋转的效果。

学生实验:通过以上观察实验,让学生掌握实验规律及现象,独立完成本节课实验(教


师可以适当的点拨)

总结回顾

本节实验课程主要以观察和体验为主要内容,首先要通过自己动手制作的骨头化石来认识骨头的特征,恐龙化石的形成;紧接着通过图片和模型来了解恐龙的形态特征,以及恐龙出现的三个时期。

1)拓展视野: 恐龙的食性,并区分肉食与素食恐龙的特征。并观察课中挖掘出棘背龙的形态特征。

2)表达知识:

研究恐龙的方法:地球历史上的中生代曾经栖息过种类繁多的爬行动物,这其中最著名的也许就要属恐龙了。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恐龙化石多达几百种,这样一个主宰地球l.6亿年之久的庞大动物类群在白垩纪末期却突然覆灭。写下了生物史上令人费解的一章。恐龙已经灭绝了,它们死后尸体被埋在地下,经过很漫长很漫长的时间,变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西,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恐龙化石。今天人我们所知有关恐龙的一切,都是通过研究恐龙化石得来的。

恐龙化石:恐龙死后,身体中的软组织因腐烂而消失,骨骼(包括牙齿)等硬体组织沉积在泥沙中,处于隔绝氧气的环境下,经过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沉积作用,骨骼完全石化而得以保存。此外恐龙生活时的遗迹,如脚印等有时间也可以石化成化石保存下来。 3、板书设计

恐龙化石

恐龙化石是怎样形成的? 一实验部分

1自己制作骨头化石

2观察恐龙图片及恐龙模型 二实验记录

恐龙化石的形成

恐龙的名称及形态特征:棘背龙 剑龙 霸王龙 翼龙 三总结

4、课后延伸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化石的形成,回家后可以自己动手体验化石的形成,完成实验一。

5教师后记(教师总结)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4e622c513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a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