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函的格式及种类

2024-01-18 14:34: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公函的格式及种类》,欢迎阅读!
公函,种类,格式

公函的格式及种类

一、公函的格式 1、标题

跟一般的信函不同,公函的标题通常要包括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类别(函)。有时可省写发文机关,但事由和文种类别不能省略。另外,标题的右上方要有编号。 2、正文

正文的开头顶格写受文单位,然后另起一段写发函的原因、联系的事项,最后一般要用请研复、请协助等字样提出具体要求,结束正文。 3、落款

法定、日期,并加盖公章。

公函的写作要求是:一事一函,语言规范、明了,语气合乎内容要求。

二、公函的种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信件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按适用范围分,有谈判函、问询函、批准函、通知函。 1、商洽函

这种信函是在平行机构或非附属机构相互协商或联系时使用的。谈判信多用于调动人员、联系工作或处理业务和事务性事宜。这类信函的正文通常由两部分组成:谈判原因(发函原因)


和谈判事项。有时候,接受方的要求和希望在谈判事项中写得很清楚。

2、答询函

答询函包括询问函和答复函。用于机关或部门之间相互询问和答复问题。有些不明确问题向有关机关和部门询问,用询问函;对有关部门所询问的问题作出解释答复,用答复函。询问函不包括以商洽工作、请求主管部门批准为主而附带有要求回答的函。否则,答询函与商洽函、请批函就会混淆起来。另外,下级机关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如涉及的内容重大,应以“报告”行文,不宜用“函”。这类函的正文一般了包括询问原由和询问内容两部分组成,询问的原由可以是原因,也可以是目的。有的便函还可以连询问的原由不必写明,只要求对方机关就某方面规定答复即可。 3、请批函

用于请求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请求批准和请示是有区别的:请求上级批准,用指令;持批准函向非直属机关(含同级机关)有关主管部门请示批准。 4、告知函

告知函亦称通报函,是将某一活动或事项告知对方。这种函,类似于知照性通知,由于没有隶属关系,用“通知”不妥,所以宜用“函”。另外,告知函不要求对方回复。例:《××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省人民政府驻福州办事处更名的函》

三、公函的作用

1、相互商洽工作。如调动干部,联系参观、学习,联系业务,邀请参观指导……。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4fea3b77c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0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