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内在道德”的理论逻辑

2023-04-24 04:25: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法律的内在道德”的理论逻辑》,欢迎阅读!
内在,逻辑,道德,理论,法律

“法律的内在道德”的理论逻辑

“法律的内在道德”是一种强调法律制度以道德为基础的理论,它从哲学法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层面来理解法律制度与道德关系的内在本质。具体而言,这种理论强调道德法律的一致性、法律的正义性和法律的合理性等方面,对于现代法律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意义重大。

哲学角度来看,“法律的内在道德”理论的逻辑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法律和道德具有普遍性

“法律的内在道德”理论认为,道德准则是普遍适用于人类社会的基本原则,而法律制度应当以道德为基础来完善和强化。在这种观点的支撑下,我们可以理解到法律制度的确是需要以道德为前提的,因为道德准则是以人类本质为导向的,而法律制度的制定也应当围绕着人类本质的自由、平等、尊重等重要价值观展开,从而实现法律制度的普遍性和合理性。

“法律的内在道德”理论认为,法律制度和道德准则并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具有一致性和互动性。如果我们把法律制度看作社会道德的“试金石”,那么它就应当是能够反映社会道德准则的“最高指南”。同时,为了保证法律制度的公正性、民主性和人性化,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强调法律制度必须与社会公正、人类尊严等道德准则保持一致,因此“法律的内在道德”理论也强调了法律制度的应有之义。

“法律的内在道德”理论认为,法律制度和道德准则应当构成一种互补性的关系,相互支撑和促进。具体而言,在法律制度不完善、规范不足等情况下,我们需要借助道德准则来规范和调控社会行为;反之,在道德准则无法实现规范的情况下,我们就需要法律制度来加以强制。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法律制度和道德准则并不是相互矛盾的,相反,它们之间的互补性还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加完善的社会治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501291028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e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