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三单元-《在牛肚子里面旅行》教案

2023-02-15 03:07: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三单元-《在牛肚子里面旅行》教案》,欢迎阅读!
统编,上册,人教,教案,单元

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教案

一、分析学情和文本

课题

10在牛肚子里旅行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识“咱,偷”等13个生字,会写“旅,咱”等1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正确把握“答”、“应”、“骨”、“几”多音字的读音。

3、初步了解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

积累生字、词。

讲授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语文生长点 教学方法

二、落实训练点 环节

一、谈话导入

1. 孩子们,你们有去过外地玩吗?去过那里干嘛呢?问题即出,孩子们可能会回答:“我去过北京,是去天安门玩。”“我去过山东,是去看望住在那里的奶奶。”在学生说到兴起时,老师及时总结:人们为了办事或游览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就叫旅行。(这样设计是为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通过谈话和点拨的方式让学生正确理解“旅行”。)

2.学习“旅”字。“旅”是本课会写字,老师板书“旅行”时要求学生一起书写



3.质疑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次特殊的旅行,板书“在牛肚子里”,补充完整课题。读一读后质疑:读完题目后,你想知道什么呢?

(题目体现了故事的主要情节,它是新鲜的,引人遐思的。学生可能提出许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系的问题。比如:谁在牛肚子里旅行,怎么会在牛肚子里旅行?因为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文之中,学生读书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为学习新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流程设计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齐读课文,试着解决提出的问题。

(学生提出了问题,就有了读书的需要与兴趣,这时让学生自己去读书,试着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标出自然段,圈出不认识的生字。

2.指导朗读,指导将字音读准确,将课文读通顺。

(在这篇课文中,“贮藏、悲哀、一骨碌”,虽然不是会认字,但学生也很陌生,需要老师指导其读音。还有一些长句子的朗读,比如“可怜的红头还没有来得及跳开,就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吞到嘴里了。”学生不容易读通顺,这时可以多叫几个同学读,必要时老师可以范读。)

3.齐读结束后,回答问题? (这一环节是解决)

4.课文中的生字你们都认识了吗?老师来考考你们。

(初读环节不能忘记生字的任务。老师通过出示词卡,采用自由读,指名读,小老师领读等多种形式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自学情况。)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我准备采用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A.默读课文思考,你能用两三句话说清课文讲的主要意思吗? b.完成填空练习,准确把握主要内容。

青头和红头是( )。有一天,红头不小心( ),青头( )。在青头的帮助下,红头( )。

(三年级正处于由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向高年级的阅读教学的过渡时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个感知环节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因此设计时,我特别注重层次性。在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讲故事,在叙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简明”的要求,最后由老师引路,以填空的方式完成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由易到难,读书与说话训练得到有机统一,突破了第一课时的难点。) 四、学习生字,多音字,词语意思

1.出示字卡,先进行抽读,再练习组词造句。

2.学生小组内说说生字的间架结构,交流书写时的注意事项。

3.学生练写。(学生的书写工具已经由铅笔变为钢笔,写字教学要注意提示使用钢笔写字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4.一起学习多音字,抽同学来回答 5.词语意思,抽两个同学上来连一连

1.练习写生字,巩固记忆。

2.朗读课文,为下一节课的细读感悟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53865f36a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5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