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的目的与方针

2022-04-23 20:23: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体育的目的与方针》,欢迎阅读!
社会体育,方针,目的

社会体育的目的与方针

一、社会体育的目的

增进全体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增强体质,满足人们的娱乐需要和自我成就需求,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服务。 (一)发展我国社会体育事业的目的

发展我国社会体育事业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国民健康素质,丰富人民文化生活,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这根本目的的途径就是人们参与社会体育活动。没有人们对于社会体育活动的参与,实现社会体育事业的根本目的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发展社会体育的本质就是让更多的人更加舒适和谐、更加科学健康地参与社会体育活动。所谓更多的人参与,一是要使正在参与的人坚持参与下去,二是要使中断参与的人重新参与进来,三是要使尚未参与的人尽快参与进来。

社会是一个整体。社会体育作为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必然与这一整体及其他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发展社会体育事业目的的社会性。就是要把发展社会体育事业与国家整体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联系起来,融入进去,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服务,而不是单纯体育观点,把社会体育事业发展置于与国家总体目标无关的位置。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确定,2010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口控制在14亿以内。人民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未来几年的社会体育事业发展,应该为实现这—奋斗目标作出自己的贡献。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确定了今后15年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实现以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素质的显著提高,实现以积极健康、丰富多彩、服务人民为主要要求的文化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实现以社会风气、共秩序、生活环境为主要标志的城乡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社会体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应该为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目标服务。事实上,社会体育在显著提高公民素质方面,以及在提高公民文化生活质量和城乡文明程度方面,都是大有作为的。

党的十六次代表大会确定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中包括:“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显著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形成比较完

[1]


善的全民健身体系,不仅是社会体育事业的根本奋斗日标,而且成为国家整体奋斗目标。会体育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社会体育的方针

(一)国家发展社会体育事业的方针

宪法规定:“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这一规定确立了发展我国社会体育事业的根本方针,明确了国家要发展社会体育事业的责任,明确了国家和各级人民政府发展社会体育事业的主体地位。国家和各级人民政府作为发展社会体育事业的主体,要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体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推进社会体育建设事业向前发展。

(二)为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务的方针

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人民的富裕幸福,就是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素质提高。人的生活幸福和人的全面发展都离不开社会体育。发展社会体育事业,就是要以人为本,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体育为人民服务.就是要自觉、主动、积极地为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健康素质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社会体育需求。

(三)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方针

社会体育对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动性,决定与社会体育为之服务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社会体育对于提高劳动者身体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于增加体育消费,大市场需求;对于发展体育产业,增加就业机会;对于提高后备兵源身体素质,巩固国防;对于提高生活质量,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安定,都有积极的作用。它集中体现了社会体育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基本方针。 ()国家与社会共同兴办的方针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位次不断提升。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综合各种因素衡量,我国处于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没有改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事实没有改变,[3]发展社会体育事业完全靠政府包办,无论从财力还是人力上讲都是不可能的,必须走社会化的道路,形成国家、社会、个人共同兴办社会体育事业的格局。要深化体育改革,改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有政府体育行政部门一家办、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办、主要靠政府投资办的模式。政府要鼓励扶持企事业单位、会团体和个人兴办社会体育事业,形成多兴办主体、多兴办形式、多渠道投资,政府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社会体育公共产品和服务,社会为满足人们多样化体育需求提供条件的发


展模式。

(五)活动与建设并举、重在建设的方针

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是宪法规定的国家发展体育事业的基本责任。我国在组织人民群众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方面创造了丰富的经验。但是要提高我国社会体育的规模和水平,则需要解决社会体育基础建设和系统建设问题。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在这方面欠缺较多,差距较大,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体育活动的机会和质量。我们在坚持广泛开展群众件体育活动的同时,必须重视社会体育事业的建设,按照党中央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用搞建设的思路去发展社会体育事业。

()特别保障青少年儿童体育活动的方针

体育法规定“国家对青年、少年、儿童的体育活动给予特别保障。”青少年儿童足国家的希望和未来,提高青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特别保障青少年儿童的体育活动不仅是学校体育的责任,也是社会体育的责任。国家要在青少年儿童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设施、内容、指导等方面提供特别保障,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国家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社会体育事业的方针

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文化事业,是党和国家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事业发展相对滞后,需要国家在资金、物资、技术、人才等方面加以扶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体育事业,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繁荣民族文化,维护国家稳定,巩固国防等有着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卢元镇.社会体育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李建国,吕树庭,董新光.社会体育[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3]建堂.国家统计局局长:全面认识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EB/OL]. [2011-03-17].http://dx.haut.edu.cn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54418fcaef8941ea76e054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