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健康《不爱洗手的小熊》教案带教学反思

2022-12-31 15:34: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中班健康《不爱洗手的小熊》教案带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中班,教案,洗手,反思,幼儿园



幼儿园中班健康《不爱洗手的小熊》教案带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通过几次观察,我发现我班有几个小朋友每次从外边玩了回来后不洗手,有时在老师的监督下不情愿的敷衍了事,针对这一现象,我觉得应该让幼儿意识到细菌给我们的健康带来的危害 。就开展了主题活动“不爱洗手的小熊。”

活动目标

1 初步了解《不爱洗手的小熊》的故事主要内容,能用简单的汉语讲述故事内容。

2 了解勤洗手、讲卫生的必要性。 3 逐步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4 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5 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勤洗手、讲卫生的必要性。 难点:逐步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幼儿看过《不爱洗手的小熊》的儿童故事绘本。会唱学过的儿歌《洗手歌》。

2、物质准备:(1)《不爱洗手的小熊》 故事视频。(2)保健医带来的显微镜。(3)实物投影仪。(4)有关正确洗手方法的卡通图片。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播放故事视频,激发幼儿兴趣。

1 幼儿观看故事《不爱洗手的小熊》。

1 / 2




2 根据故事内容提问:故事中有谁?他们在做什么?小熊为什么会肚子疼?

2、基本部分:

1 请保健医引导幼儿看看手上有什么。

1 游戏的口吻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小手上有什么? 2 保健医用载玻片在幼儿的手上取样,使用实物投影仪打出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果(很多小虫在爬)。

3 提问幼儿:怎么会有这么多小虫子呢?

2 教师再次讲述故事,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 教师利用图片讲述故事。

2 根据故事内容重点提问:小熊为什么会肚子疼?小熊怎么做才不会肚子疼呢?

3、讲解洗手的重要性:

1)老师用卡通图片告诉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引导幼儿模仿、练习。

4、结束部分:

1)老师带领幼儿一起来到洗手间,一边说学过的儿歌,一边洗手。

5、延伸部分

1)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提示幼儿勤洗手、讲卫生。 教学反思

讲故事、说儿歌、看图片是中班幼儿喜闻乐见的,也是最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本次活动中,我们请保健医利用专业设备,为孩子展示出滋生在手上的细菌,通过视频、图片、实物讲解等生动直观的方法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了解了勤洗手、讲卫生的必要性,逐步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555dff446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6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