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写作技法的角度分析鲍勃迪伦的《答案在风中飘扬》

2022-07-11 21:08: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写作技法的角度分析鲍勃迪伦的《答案在风中飘扬》》,欢迎阅读!
迪伦,鲍勃,飘扬,技法,角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写作技法的角度分析鲍勃迪伦的《答案在风中飘扬》

作者:赵瑞丽

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21

摘要:2016年,美国的摇滚、民谣艺术家兼诗人的鲍勃迪伦,以诗歌《答案在风中飘扬》(英文为《Blowing in the wind》),成功摘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本文着重从写作技法的角度,即写作笔法上的排比、象征、留白、烘托,敘事技巧上的回环往复的呼应,以及其他方面的写作技法,如尊重作文的客观环境、写作深度上的化抽象为具体、空间场境转移的角度,来分析鲍勃迪伦的《答案在风中飘扬》。让人们更加了解这篇诗歌中所蕴含的写作技法。 关键词:写作技法分析;鲍勃迪伦;诗歌 一、写作笔法之美

认真赏析这首诗歌,就会感受到写作笔法在这首诗歌中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是排比的运用。就像文本中所展示的,“how many……how many……how many……”等,字里行间有一种强烈的节奏感,让他的诗歌读起来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气势。并且,赋予他的追问答案它在这风中飘扬一种力量,可以让这种追问伴随着排比气势,一层一层的直击人们心脏的栖息地。其次,是象征的运用。就像文本所写:一只白鸽要飞过多少片大海,才能在沙丘安眠;炮弹要多少次掠过天空;才能被永远禁止。他用白鸽象征和平,用炮弹象征罪恶的战争,又用安眠两个字来讲述白鸽,用被永远禁止来描述炮弹,让人们在这种象征中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他对和平宁静的向往,对残酷战争的控诉。再次,就是留白美。文本中诗人一直在重复这句话语,答案它在这风中飘扬。会让读者不自觉的去进行想象,答案到底是什么,什么时候才会出现。以一种想象的缥缈的留白,激发人们的兴趣,引起读者的思考,让读者由旁观者上升到参与者。最后,就是诗歌烘托手法的运用。诗歌文本中的炮弹假装什么都没看见哭喊牺牲多少条生命等灰色黑暗的字词句,为我们烘托出了一种悲凉的意境,这种意境不仅烘托出作者对这些不幸和苦难的无奈,而且也烘托出作者所写主题的严肃性与庄严性。他不是在写自己,而是在描绘与呼唤一个时代。这就是写作笔法给人的神奇感应。 二、叙事技巧之美

这首诗歌更美的还有诗歌中节与节之间回旋往复的照应,以及对主题回旋往复的追寻。特别是文本的第一节与最后一节,读后就可以明显的感觉到,章节与章节之间有一种回旋往复的旋律之美,让主题的追问一次又一次出现。在这种回旋往复的前后照应中让人们思考诗歌背后的生命意义:答案是什么,什么时候才会出现?一下子就让作者的主题上升到另一个高度,让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55839de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2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