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教学的几点措施

2022-08-26 03:10: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古诗教学的几点措施》,欢迎阅读!
古诗,措施,教学



浅谈古诗教学的几点措施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也是教师教学的困惑所在。 作为语文教师,如何通过诗歌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接受爱国主义熏陶和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显得尤为重要。



标签:古诗教学;朗读;想象

在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古诗就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诗文作品博大精深,它蕴藏着先人的智慧和理想,传承着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古诗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增强文化素养;有助于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时代的隔阂和古今汉语的差异,古诗的语言表现形式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等难以理解。因此,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也是教师教学的困惑所在。 作为语文教师,如何通过诗歌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接受爱国主义熏陶和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简单谈一下我在古诗教学中的一点心得。



一、激趣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进行诗歌教学时,首先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学习欲望,使课堂教学有趣、有序地顺利进行。例如,我在设计《春晓》一课教学时,上课一开始我就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你所见到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同学们当然积极发言,各自描绘自己见到的春天的样子。一下子,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我趁机问道:我国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也非常喜欢春天,同学们愿不愿意知道他是怎样描写春天的?在得到肯定回答后,我看到时机成熟,于是引出新课。



第二,教学古诗要重视朗读。語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人对也有经典概括和诠释--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等。由此可见,诵读是提高古诗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只有在朗读(或吟诵)中才能充分发挥诗歌的抒情、审美的艺术效果,也只有在朗读中,学生才能辨味诗的语言,才能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才能被诗中的情感所感染并与之产生共鸣。所以古诗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反复朗读。把诵读和语言的品味、情感的熏陶结合来。



三、指导古诗学法,读懂诗句,让学生品味语言美

品味语言,首先读懂语句。古诗的语言有它自身的特点,如语句浓缩、意思跳跃、成分省略、词序倒置等,这些都是学生学古诗的障碍。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帮助其疏通理解,教给古诗学法-分词连序法:一是分词解义,逐词逐句理解字




面意思及在本诗中的含义;二是按现代汉语规范进行连序翻译。古诗学法具体概括为七个字:扩、留、补、换、调、嚼、连。



扩:浓缩的词语要,将单音词扩成双音词,使意思明显化、具体化。

留:古今通用的词语要保留。

补:诗句中省略的成分要补上,使之通顺。

换:古今用法不同的词语要更换。

调:词语的顺序颠倒的要调整。

嚼:诗中关键、传神的、富有哲理的词句引导学生细心咀嚼、品味。

连:将各句中解释的词语连起来翻译。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古诗学法,讲中有导,导中有练,启发学生悟法用法。另外在以后的古诗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点拨指导,学生运用巩固学法。



四、引导学生想象,提高审美能力

想象对于审美能力的培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件艺术作品,艺术家想象力的创造物,欣赏者的艺术接受活动也必须有一定的想象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去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古诗教学时,教师同样需要引导学生去想象,展开联想,联系生活经验和各种阅历去分析、理解、判断、推理,深入领悟诗的情境美、形象美、内蕴美,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和愉悦,提高审美能力。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去引导学生想象,例如可以运用多媒体精美的界面设计、古朴典雅的音乐,营造一定的氛围,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我在教学《登鹳雀楼》这首诗时,我运用多媒体先让学生观看鹳雀楼以及周围的景象的图片。夕阳西下,波涛滚滚的黄河一望无际,然后让学生想象自己当时就站在那里,就是诗人王之涣,身临其境,看到这么壮美的景象,会说些什么呢?会怎么想呢?这样有助于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另外,对于有一定描述性,情节性的古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作品所给的内容展开想象,让他们眼前似乎就浮现出一幅幅诗中所描写的画面。例如:《赠汪伦》一诗,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朗读,然后加上自己的补充,引导学生想象作品所描写的场景:小船飘荡在水面上,诗人登上了小船就要离去,而好友汪伦却没有来相送。诗人这时不免有点失望。突然,岸边传来熟悉的歌声。诗人惊喜,发出感叹:桃花潭水深千尺,也没有汪伦对我的感情深啊!通过这样的想象,学生就不难理解李白与汪伦之间感情之深了。当然,教师在引导学生按照古诗所给定的内容展开想象时,也可以有所生发,有所添加,在想象中增添某些独特的感受。而对于表达的情境不明确的一些古诗,教师则可以以此为引子,引导学生自由想象。






苏轼的《题西林壁》是一首哲理诗,教师则可以根据这首诗所揭示的道理,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自由发挥想象,这样就可以加深他们对诗的理解,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深刻的内涵,高远的意境,流传的佳句,精湛的语言。 新课程改革给古诗文教学带来新的契机,课程标准以及考试对文言文策略的一些变化,本身就体现了古诗文学习的重要性及社会对文言文基础教学的关注。我们在进行古诗教学中只要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指导,一定使学生能够充分领悟古诗的意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156b5328c3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5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